Uber在非洲已是叫車業霸主,
,現在還嘗試征服美食外送市場。Uber Eats將藉由與當地傳統餐廳合作尋找利基市場,
,透過龐大的車隊運送,
,在非洲大陸最先進國家南非攻城掠地。Uber起初在南非推行美食外送並不順利,
,原因是一開始鎖定高檔餐廳,
,結果證明這個策略在經濟處於衰退邊緣的南非是一項錯誤。 Uber Eats現在將目標轉向傳統地方美食,
,2019年5月進軍前總統曼德拉故居所在的索維托鎮,
,與當地約20家餐廳合作,
,在48萬道菜單中加入更多在地美食,將肚湯、毛毛蟲、牛腳跟和綿羊頭等菜餚,送到渴望品嚐家鄉味的大多數中產階級手上。拜Uber Eats所賜,巴德拉在索維托開設的餐廳現在更加生意興隆。巴德拉說:「我認為Uber Eats讓我們的銷售增加15至20%。但我將目標設得更高,要增至50%,因為商機龐大。」根據資料入口網站Statista,2019年南非線上美食外送產業的規模達104.9億南非蘭德(7.13億美元),每年成長近14%,到了2023年左右,市場規模將高達176億南非蘭德。除Uber外,還有其他業者想搶食南非市場大餅。1990年代初期以電話外送服務起家的Mr D Food,已是當地的老牌業者 ,號稱每月有70萬活躍用戶。,
8旬張姓老婦在颱風夜迷途,
,被汐止員警發現,
,幫老婦找尋家人。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北市去年協尋700多人 尋獲近400人近年警察為民服務案件中,
,尋找失蹤、失智老人返家成為要務,
,單以台北市警局統計發現,
,2017年共協尋700多名迷途、失智老人,
,截至今年至7月底,
,約尋獲近400人,
,平均每天都有一名以上老人需要協助,如何「防止長者走失」成為重要課題。 北市社會局老福科科長葉俊郎表示,台北市去年九月統計數字顯示,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6.1%,預計不到4年後、約在2021年底老年人口將達20%,也就是每十人當中就有兩名老人,正式邁入聯合國定義的「超高齡社會」。他說,但45萬名長者中就約有2萬2千多位長者為失智症患者。因此,北市自87年起補助老人福利聯盟製作防走失手鍊,葉俊郎說,只要家中有經醫生確診的失智長者就可以領取,開辦至今共有8499人使用、現階段還在使用者也達980人。另社會局也補助家屬為失智長者購買衛星定位器材,103年開辦至今累計有83人申請,低收入戶補一萬元、一般戶七千元。新北:民眾可申請預防走失手鍊新北市人口即將跨入400萬人,已邁入高齡化,65歲以上老人約有52萬人,占全市人口約12%,預計2027年達到超高齡化社會。52萬老人中約有8%、4萬多為失智老人。新北市社會局老人福利科長鄭淑敏表示,民眾除可到區公所或社福中心申請預防走失手鍊,透過手環號碼找到當時申請者的聯絡方式,另新北市還有251個社區關懷據點,可藉由社區網絡尋獲。為避免失智症長輩走失、無法準確提供聯絡電話和住家地址,各縣市政府社會局提供印有姓名、地址、聯絡電話的失智手環、項鍊供長輩配戴。圖/警方提供 分享 facebook 鄭淑敏指出,曾有家住雙溪區長輩走失,家屬報警後找上社區關懷據點幹部,透過關懷據點的LINE群組公布相關資訊後,有人發現該長輩坐上火車,最後在汐止火車站找到。宜蘭縣政府社會處處長楊秀川表示,宜蘭縣內取得失智手冊的長輩都有列管,除持有失智手鍊,另製作每位長者專屬QR code,縫製在衣服上,只要掃描就可幫助家屬協尋,目前還跟陽大合作,App若年底前可以完成,將可更快速掌握走失親屬行蹤。花蓮地廣人稀,協尋失智老人對警方來說是項挑戰。警方建議,對失智現象長者,除配掛防走失手鍊或在口袋中放入小紙條,另建議寫上聯繫方式,有利於迅速確認身分並通知家屬。 分享 facebook,
今年來,
,大陸已發生多起電子商務領域收取預付費之後,
,共享單車平台資金斷鏈、停止運營,
,消費者的押金、預付費難以返還;近期大陸各地消費者協會收到共享單車押金無法返回的投訴多達數千起。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
,押金和企業自有資金不同,
,企業無權挪用,
,也無權享受資金沉澱。北京市匯佳律師事務所律師邱寶昌認為,
,官方應通過立法規範押金問題,
,保護消費者財產安全,
,也有利於避免大量資金吸引下的過度投資。,
彰化縣民賴仕政與女友侯湘芹合組詐騙集團,
,涉嫌用「藤圈套瓷偶」的對賭把戲,
,行騙全台,
,宜蘭地檢署依詐欺罪,
,昨天將賴、侯及其他8名共犯提起公訴。
檢警調查,
,賴、侯為首的詐騙集團在宜蘭、花蓮行騙7次,
,得手83萬餘元;其中1名吳姓婦人被騙50萬元;犯案時還翻農民曆挑日子,
,雨天不擺攤,
,並且還有人巡邏、把風。,
第51屆金馬獎上周精采落幕,
,雖然台灣電影在21個獎項中,
,僅拿到廣義的四座,
,表現差強人意,
,但金馬獎匯集兩岸三地最優秀的電影專業人員齊聚一堂,
,成功打造出「華語電影最高殿堂」的地位,
,廣獲好評。對照台灣在兩岸關係上的裹足不前,
,或許台灣更應該敞開心門,
,重新定位,努力打造成為「華人優質生活服務的創新中心」。
金馬獎得獎名單出爐,今年台灣最賣座的電影「KANO」雖然獲得六項提名,但全軍覆沒,令人扼腕,反觀大陸的「推拿」包辦最佳劇情片等六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今年中國電影總共囊括14個獎項,也遠勝過台灣電影只拿到四座金馬。
金馬獎其實是兩岸、甚至整個華人世界競合的縮影。電影是數人頭的行業,必須獲得票房支持,才足以支撐高額的製片投資。根據統計,去年大陸電影票房突破200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000億元),其中大陸國產電影的市占率達58.6% ,也就是大陸電影的年基本盤就超過500億元,對照台灣電影的票房年收入只有10多億元,兩者相差懸殊。
惟高成本製作雖然可以堆砌出電影中的聲光效果,卻未必是高品質的保證。以今年在金馬獎大放異彩的大陸電影「推拿」、「一個勺子」為例,都不是大製作的商業片,重點在「格局」。國際大導演李安曾直言,台灣電影格局太小,結構不夠紮實,普遍文化涵養不足,欠缺感染力,進而影響國際競爭力。本次金馬獎評審團主席陳沖也觀察,台灣片的優勢在溫馨與人情;反觀大陸片受限審查制度,卻仍有許多作品堅持批判時代,方法更巧妙不易。
這幾年台灣電影如同台灣社會滿足於「小確幸」,許多電影題材著重小情小愛,或過份侷限於本土,顯得勇氣不足,成為隱憂。電影,不單只是一個產業,而是文化與生活型態的潛移默化,如同過去幾十年來,美國透過好萊塢將美國式的優質生活文化傳遞到全世界。
而接下來情勢可能出現翻轉,去年大陸已經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根據高盛的預測,最快到2017年,大陸就有機會超越美國,成為全球電影票房最高的國家。當大陸開始透過電影傳遞全新的「中國夢」,台灣應該在其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宏碁創辦人暨智融集團董事長施振榮分析,過去「理想生活型態」的詮釋權由好萊塢主導,傳遞西方文化價值,現在出現一個機會,隨著大中華經濟圈的崛起,將足以支撐華人生活自主創新提案,他建議台灣應該把握機會,想辦法成為「華人優質生活服務的創新中心」。
整個電影的產業鏈分工包含劇本、資金、製作、行銷、人才及後製等許多環節,尤其現在許多電影都是跨國合作,電影的國籍很難明確劃分。金馬獎本身就是個很好的示範,金馬獎以鼓勵華語電影為宗旨,不限地域,而且評審公平公正,寬廣的格局與視野,吸引台灣、大陸、香港,甚至新加坡等華人世界最厲害的電影專業人員齊聚一堂,成就「華語電影最高殿堂」的地位。也因為這個獲得廣泛認同的平台,給了我們機會。
台灣的創作環境自由,是最大優勢,而且台灣的民主發展獨步整個華人社會,的確有條件形塑成為華人優質生活的創新中心。現在台灣要做的是找回自信,想辦法變成連結兩岸、接軌國際的平台,吸引華人世界最優秀的專業人才齊聚台灣,為台灣所用。
不論「中國威脅論」或是「中國機會論」,大陸崛起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全世界沒有人能置身事外。曾有立法委員提議,既然大陸電影橫掃金馬獎,揚言乾脆停辦,但這種故步自封的說詞,根本無法獲得共鳴,事實已經很清楚,對台灣來說,擁抱開放才是王道。,
國道警察處理車禍事故時風險高,
,容易被車輛追撞。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昨進行國道公路建管基金預算報告,
,民進黨立委李昆澤說,
,國道警察執法事故頻傳,
,從民國一百年到去年,
,國道警察累計已有二死亡、卅二傷,
,今年更有三死,
,國道警察的死亡率達百分之一點六,
,是所有警察單位中最高,
,要求交通部應強化科技執法提升國道警察安全。交通部指出,已規畫設置新型感應交通錐,提升安全控管,明年上半年試辦,試辦半年到一年後,會再評估成效、決定是否擴大辦理。 交通部高公局說,近日規畫引進一組新型的感應環,安裝於交通錐上,感應環上面裝有感應器,當其中一個裝有感應環的交通錐翻覆,其餘裝有感應環的交通錐,就會發出閃燈或警鳴效果,將其翻覆的資訊傳至警察隨身佩帶的接收器等,可以提升安全控管。本報曾專題報導國道隱形殺手,施工事故比超速還致「命」,引發外界關注。昨立院交委會李昆澤則說,根據統計,國道肇事主因變化車道和方向不當占二成六,未注意前車狀態也約二成六;今年一月至十一月國道警察取締五十七萬件違規,辛苦執勤須更重視安全,如果能善用科技執法,如閘道出口攝影機、架設空桿、紅藍爆閃燈等,加上避車彎、教育宣導等,能提升國道警察的執法安全。高公局則回覆擬引進試辦新型感應交通錐。但中華大學運管系副教授林祥生表示,效果聽起來有限,因為交通錐上雖然裝有連動設備,可是要被撞到、翻覆時才會連動發出閃燈或警鳴,他認為,在事故發生的一瞬間中,現場人員不太有時間反應,也可能閃避不及。專家:可運用無人機協助林祥生說,事故時可透過無人機、車聯網等,通知經過周遭的車輛及時遠離、避免危及處理事故現場的員警。他表示,無人機的好處是行控中心可克服空間障礙,立刻派機到現場,透過無人機可畫設電子圍籬,讓周遭車輛注意避免撞上,或用呼叫、閃燈這種最傳統陽春的方法,也能提醒駕駛避免撞上執勤人員。,
移民署台中市專勤隊破獲國內最大宗兒童販運集團,
,成功救出11名年紀8至15歲的兒童、青少年,
,並將34名「假父母」移送法辦。記者林佩均/翻攝 分享 facebook 近日國內破獲最大宗跨國兒童販運案,
,十一名涉嫌非法入境的越南籍童工,
,在南投、雲林從事採茶、種田。人口販運在文明國家是奇恥大辱,
,但此案背後卻真實映照出台灣農村缺工的窘況。台灣農業缺工早非新聞,
,全年性缺工一萬人,
,季節性缺工更高達九萬人。台灣從農人口平均六十五歲,
,以茶園為例,
,早年倚賴的是採茶姑娘,如今變成三人加起來兩百歲的採茶阿嬤。這幾年多虧還有嫁到農村的新住民婦女,但勞務人力依舊不足,雇用逃逸移工早成農村公開的秘密。像雲林一年來查獲九十件逃逸移工案,累積七百多萬罰金,受罰雇主竟多為農民。有人形容,政府若全力查緝逃逸移工,台灣農業恐立即面臨崩盤。三年前,馬政府即有意開放農業移工,當時輿論多有疑慮,擔心壓縮工作機會、壓抑薪資成長,後來只針對屠宰業開放。但農村愈趨老化,勞動缺口嚴重,只能仰賴地下化勞力,雇用逃逸移工情況變本加厲。龐大的逃逸移工人口黑數,除形成治安隱憂,更屢見遭盜伐集團吸收,甚至從受雇者躍為盜伐「盤商」,成為國土保安新興威脅。蔡政府上台後,去年十二月農委會取消引進農業移工,推出「二加二」政策,季節性缺工以成立農業專業技術團、農事服務團補足,全年性缺工則引進外役監人犯勞力及假日農夫。農委會當時說,最快半年內盤點各項農務缺工人口;窮盡一切努力仍無法解決後,才考慮開放農業移工。解決農業缺工,行政院長林全還下令「一年有感」。如今快半年了,外界不知缺工盤點結果,也未聞窮盡多少努力,但稚嫩的越南童工給了答案;農民也普遍對於「二加二」方案並不埋單,因為還是無法解決眼下的困境。近年政府鼓勵青年回鄉務農,為老邁農村注入新血,但當青農滿腔熱血回到故鄉,卻立刻面臨缺工,最後若不是勞務纏身,就是疲憊退出。其實青農優勢在於具有現代化的知識,有更豐富的創意、更強的技術研發能力;加上熟稔網路環境,他們比上一代更懂如何包裝、行銷農產品。換言之,青農的腦比手腳更重要。若因缺工,讓青農只成為農村補充勞力,則殊為可惜,也無助於農業競爭力的提升。農村缺工已是政府無法迴避的重大課題,農委會應趕快拿出缺工的盤點結果,以及「窮盡一切努力」的可行方案。進而言之,須確立產業發展與轉型升級的目標,從改善農業作業環境到提高農業薪資水準,從擴大人力來源到供需媒合調度,都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尤其應積極推動農業自動化、無人化,以科技減少勞力需求,有助於解決缺工問題;新世代農夫以科技收成,更能促進農業升級。至於開放呼聲不斷的農業移工,則是必須經過審慎評估與嚴謹試辦的最後選項。農業移工只能定位在補充農村勞動力缺口,但仍會壓縮本土農工的工作機會,也會影響季節性農務帶給農家婦女的補貼家用功能,因而更必須「窮盡一切努力」,化解可能的衝擊。例如,管理上要有細緻的精算與配套設計,除基礎的缺工作物個別盤點與人力統計,由於缺工有季節性,移工配額不需下放到每個農戶,而是委託類似農會等中介團體集中調度;並嚴格訂定本土農工及移工雇用比例,確保本土農工權益。最重要的關鍵在,農村缺工,農委會是否窮盡一切努力解決;農業移工,是否窮盡一切努力防弊。蔡總統競選時高舉強勢農業,但缺工的農業至今依然弱勢。等不到農委會十年增加三萬農民的宏遠目標實現,越籍童工已經掀開農村缺工真實景象的一角。政府不能裝鴕鳥,也不能便宜行事;窮盡了什麼努力,必須接受檢驗,農民心裡有數。唯有積極面對,才能促進農業升級,同時洗刷童工販運之恥,並消弭逃逸移工趴趴走形成的治安與國土保安死角。,
中華職棒明星賽今天在天母棒球場進行「五項戰技對抗賽」,
,首先舉行「超級雷射肩」,
,由最後上場的中信兄弟隊外野手詹子賢擊中3球勝出,
,也助明星白隊拔得頭籌。「超級雷射肩」由明星紅、明星白隊各派3名代表參加,
,在外野指定範圍接到球後,
,丟向本壘標靶,
,前4名上場的球員陳凱倫、鄭鎧文、廖健富、郭阜林都無法將球擊中標靶。 而紅隊第3名上場的倪福德以彈地方式擊中3球(1顆金球)拿下4分,
,但之後上場的白隊詹子賢,
,傳出3球都直接命中標靶,
,拿下6分勝出,讓倪福德下場後直呼,「他(詹子賢)扮豬吃老虎啦。」詹子賢提到,這次設計的傳球距離正好就是自己平常在丟的距離,最後上場也稍有點優勢,「前面看他們丟起來好像都很難,但之後大概就知道風向是怎麼樣,我也知道自己丟出的球是怎麼跑的。」詹子賢透露,自己之前曾經歷過投球失憶症,因此現在很清楚自己投球的軌跡,「對丟球我有信心,因為我常練,好的東西就讓自己保持下去。」白隊詹子賢在「超級雷射肩」項目勝出。圖/取自CPBL粉絲團 分享 facebook,
新竹縣文化局106年度評審出7個傑出演藝團隊,
,昨天交流座談。 圖/文化局提供 分享 facebook 新竹縣文化局106年度評審出7個傑出演藝團隊,
,較去年多3個,
,昨天各團團長與文化局長張宜真交流;張宜真表示,
,未來希望能邀請更多團隊進入校園、社區演出,
,讓好的表演藝術在新竹遍地開花,
,並幫助城鄉藝術資源均衡分配,
,讓全台看見新竹縣演藝團隊的能量。竹縣106年度7個傑出演藝團隊,
,包括大新竹管樂團、玉米雞青少年劇團、新竹直笛合奏團、新竹縣立交響管樂團、新竹縣立國樂團、新樂園戲劇團及溪畔舞團。玉米雞劇團團長楊博帆是79年次新生代演員,
,原來在科技業任職,熱愛劇場與觀眾互動的溫度,決定離開高薪,進入青少年戲劇團演出及演員培訓工作。縣議員郭遠彰所帶領的新竹縣立交響管樂團,下月將邀請知名指揮秋山紀夫、清水大輔及日本越谷南高校等至竹縣演藝廳演出,讓民眾能欣賞國際團隊音樂演出。大新竹管樂團屬年輕團員,科技影音結合親子音樂會,從家庭親子關係開始辦理社區音樂會,讓音樂種子從家庭開始扎根。新竹縣立國樂團及新竹直笛合奏團是縣內多所國中、小的主要培訓團隊,在校園藝術扎根扮演重要角色。特別的是,新樂園戲劇團團長劉秀鳳是竹縣傳統戲曲界新生代小生,自組戲班,融合傳統客家戲曲與現代劇場元素。溪畔舞團是今年度唯一入選傑出演藝團隊的舞蹈團隊,年度作品《看舞.聽舞.發現舞》即將赴新莊藝文中心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