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出現莫名廣泛性疼痛且合併頭痛等症狀,
清境農場民宿
,當心纖維肌痛症上身。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許多人都有痠痛小毛病,
關鍵字如何操作
,但痛到想輕生可不尋常。一名四十歲婦人照顧久病婆婆多年,
速食料理
,常因分工與家人吵架,
速食料理
,長期壓力下健康亮紅燈,
網路代銷公司
,從上背痛蔓延到全身,
排名優化
,腋下和下巴都痛,嚴重時看到強光或聽到吵鬧聲,渾身不舒服,一度想輕生。婦人痛到受不了,看遍骨科、耳鼻喉科、復健科和身心科,仍找不出病因,直到頭痛轉神經內科,醫師透過主訴與量表評估,才確診為「纖維肌痛症」。 症狀不一 患者常徘徊各科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韋達表示,纖維肌痛症是一種慢性全身疼痛,因壓力改變神經穩定性,出現廣泛疼痛,合併記憶力衰退、疲憊、失眠、頭痛、憂鬱和下腹痛等周邊症狀,因症狀不一,患者常在各科徘徊,健保看病次數最高的患者中可能就有肌痛症患者。高雄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清煌說,診間曾遇免疫風濕疾病患者,全身痠痛、失眠,兩年來無法走路,到處就醫找不出病因,他憑經驗判定纖維肌痛症,對症下藥,一個月後患者又能走路。醫學難診斷的「神祕疼痛」台中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黃文男指出,纖維肌痛症又稱「神祕的疼痛」,醫學上難以診斷,可能與其他疾病共存,包括僵直性脊椎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約有15%至30%機率合併纖維肌痛症。以類風濕性關節炎為例,有些病人使用生物製劑後,發炎指數雖下降,仍全身疼痛倦怠,可能合併肌痛症。肌痛症的疼痛感不見得是針刺、刀割,陳韋達說,它類似深層組織疼痛,常見疼痛部位在肩頸、背部和四肢,容易讓民眾誤以為是身體緊繃而非疼痛,增加診斷困難。如何確診纖維肌痛症?陳韋達表示,2010年美國風濕病學會提出最新診斷標準,含廣泛性疼痛指數和周邊症狀嚴重程度,由病人主訴疼痛部位,若全身有3到6個部位疼痛,加上周邊症狀程度達9分;或超過7處疼痛,周邊症狀程度達5分,兩者加總超過12分,即符合纖維肌痛症。肌痛症是大腦中樞神經放大疼痛訊號,基因是致病原因之一,加上後天遇到逆境,無法克服壓力導致全身疼痛。患者女多於男 40至60歲居多國內纖維肌痛症患者約四十多萬人,女性多於男性,年齡層以40至60歲居多,女性因荷爾蒙變化,加上中年家庭和工作蠟燭兩頭燒,壓力過大,容易發病,建議有疼痛問題先掛神經內科、風濕免疫科、復健科、疼痛科,找出病因。吃藥、打針沒用? 運動減壓可改善纖維肌痛症病人常抱怨吃消炎藥、打止痛針,仍好不了,台中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黃文男指出,消炎止痛藥僅針對肌肉疼痛、關節發炎,但纖維肌痛症患者是大腦中樞神經敏感,他建議患者除了吃藥,多運動、調整壓力可改善症狀。黃文男說,治療以抗癲癇藥物及抗憂鬱藥物為主,這類神經穩定劑主要穩定大腦神經,調節敏感度,約可降低一半疼痛感,改善失眠和焦慮。不過服用這類藥物10%有頭暈副作用,最好從低劑量開始用藥,減少副作用。多運動有助流汗,流汗是自律神經代謝物,可排除有毒物質,穩定神經系統,高雄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清煌表示,伸展運動如瑜伽、走路、打太極等運動都不錯,拉單槓可放鬆肩頸壓力。少吃甜食、味素等加工類食物,或含有麩質麵包,避免過敏和血糖過高。維持正常作息,晚上十一點前入睡,睡滿八小時,減少身體發炎和疼痛。黃文男表示,纖維肌痛症病人因致病原因不明,常被旁人誤解或投以異樣眼光,國外有纖維肌痛症病友團體,目前台中榮總也推相關衛教課程,讓家屬能理解疾病,包容病人並互相扶持。什麼是纖維肌痛症?全身廣泛性疼痛,合併記憶力衰退、疲憊、失眠、頭痛、憂鬱和下腹痛等周邊症狀,尤其「痛、累、失眠」是典型症狀,持續三個月以上,且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疼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