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壹空間CEO舒暢 分享 facebook 成立不到三年的零壹空間科技公司,
,5月17日成功發射中國大陸首枚民營自研商業火箭OS-X型「重慶兩江之星」,
,以低成本的運載火箭打進商機龐大的太空市場。零壹空間的創辦人兼CEO舒暢是「85後」的年輕人,
,2015年8月成立公司,
,立志要成為中國的Space X。他在募得約人民幣1,
,000萬元(約新台幣4,
,700萬元)資金後,
,開始建造火箭,
,當時遭到許多質疑與嘲笑,被網友認為是在做白日夢。 2010年3月,舒暢從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碩士畢業,爭取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成立的航天產業基金做實習生,並在三年期間對航太領域進行了解。2014年11月,大陸官方推出政策鼓勵民營企業進入衛星市場,民營微小衛星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但幾乎都計畫要透過美國Space X發射。舒暢「做火箭」的想法慢慢清晰起來。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facebook 舒暢說,2015年大陸開放太空領域市場後,原本打算投資,但找了一年沒找到合適的,於是他決定自己幹。2015年8月,舒暢放棄金融管理高薪職務,成立北京零壹空間科技公司,註冊了中國大陸第一張民營火箭公司執照。同年底,零壹拿到人民幣1,000萬元天使融資,定位為500公斤以下的商用微小衛星、小型航空器提供發射服務。舒暢說,公司創立後,團隊成員經過了無數次的商討、論證,最終確定了現在的方向與定位:以運輸火箭為業務核心。經過辛苦的研發與付出,也換來了收穫。舒暢的計畫曾遭到許多質疑與嘲笑。當時在知名網路社區「知乎」,有人發文稱「1,000萬想要造火箭,恐怕是在白日作夢。」舒暢看了沒有回文,他的老師和航太界前輩也都說,由於國情不同,中國不太可能讓民營資本來造火箭。1,000萬元就想造火箭,舒暢的起點確實無法與Space X相比,但他打造「合夥制文化」,組成平均年齡只有32歲的年輕技術團隊,以提供用戶「質優價廉」為目標研發。隨著火箭發動機研發成功,零壹空間至今已募到超過人民幣5億元。零壹空間科技公司這次成功發射的OS-X型火箭,從研發到首飛只花一年時間,成本控制在每公斤1萬美元左右,比目前國際上普遍報價便宜三分之一,因為它靠著創新科技大幅減重。舒暢說,他今年再回到知乎去看那則發文,當時的發文人又發了文章,表示收回當年的話,也對零壹空間表示欣賞和支持,希望他們再接再厲。,
「桃園新屋創新園區綠能光電系統」工程設置位置圖。 台灣金聯/提供 分享 facebook 為響應政府推動綠能政策,
,台灣金聯利用已出租給啟翔輕金屬位於桃園新屋的創新園區,
,約3.2萬坪的廠房屋頂,
,再與優勢國際綠能公司共同合作,
,打造桃園地區最大的屋頂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台灣金聯表示,
,預估投入3.6億元資金,
,建置總裝置容量6.8MW的屋頂型太陽能發電系統,
,將是桃園地區最大。全年發電量估計可達650萬度,
,每年減碳量相當於九座大安森林公園。 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facebook 桃園新屋創新園區綠能光電系統昨(27)日舉行開工祈福儀式,
,由台灣金聯董事長鄭明華、啟翔輕金屬科技董事長陳百欽,以及優勢國際綠能董事長林紓嫺等人共同主持。台灣金聯表示,桃園新屋創新園區綠能光電系統的工程,共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屋頂設置面積約1.15萬坪,可在今年10月申請併聯發電。第二階段面積約2.03萬坪,預估明(2019)年6月完工發電,已取得桃園市政府同意,為桃園地區最大的屋頂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台灣金聯表示,三方的合作方式為:台灣金聯將桃園新屋創新園區5萬6,000坪的土地,出租給啟翔輕金屬,並收取租金,而啟翔找來系統廠商優勢綠能,在其興建的新廠房屋頂上裝設太陽能板,並付一筆租金給啟翔。在太陽能發電系統正式運作後,由優勢綠能公司取得電力,再轉賣給台電。據了解,興建完成後,全年發電量估計可達650萬度,每度電力售價近5元,優勢綠能一年可取得約3,250萬元的收益。台灣金聯公司董事長鄭明華解釋,政府積極推動「5+2」產業政策,促進產業升級,鼓勵廠房或辦公大樓屋頂設置太陽能發電系統設置,台灣金聯響應政府政策,利用出租的廠房設置太陽能發電設備,可同時提高建物利用、增加資產價值,形成多贏局面。,
國際熱錢急湧,
,台股再寫一年最高。市場專家觀察,
,近期多方力道為拉抬指數,
,部分個股近二個交易日出現成交量大、連續收紅、換手成功的轉強表現,
,加上第2季獲利預估佳的個股,
,包括弘煜科(6482)、超眾等,
,可望引領大盤續攻。英國宣布降息,
,重新啟動量化寬鬆(QE)的印鈔計畫,並聲明脫歐公投大幅削弱經濟成長力道,歐洲經濟前景籠罩不確定性,加上美國聯準會再次遞延升息,法人預期,國際熱錢將繼續從歐美股轉進亞洲市場。其中,台股現金殖利率達4%,在全球成熟國家超過三分之一的公債淪為負利率,利差優勢不言而喻,成為外資配置亞股不可或缺的市場。華南永昌投顧董事長儲祥生及康和證券投資總監廖繼弘均觀察,上周國內股匯市同步放量改寫近一年新高價,外資做多心態明顯,可望替多方增添柴火。不過,近期指數來到高檔,空方順勢獲利了結,造成指數緩漲、盤中震盪加大,多方為拉抬指數頻繁換股,建議以近期出現買盤進駐、股價低檔大量換手,第2季季報佳且下半年展望正向,兼具技術面與基本面的個股做為布局主軸。彙整專家意見,篩選近二個交易日連續收紅、單日量能高於近二周平均成交量、第2季營收成長一成以上,且下半年營收可望續增的個股,包括弘煜科、宏致、旭源、超眾、光耀、美磊等,這些個股來自等電機機械、半導體、網通、電子零組件、光電、文創、電腦周邊及金融產業。法人分析,這些族群比較明顯的趨勢是進入消費旺季、或修正一段時間而未跟上此波大盤表現。智冠是暑假遊戲旺季的相關族群,第4季有傳統權利金進帳高峰加持,全年營收可望雙位數成長;超眾受惠筆電跟手機散熱模組出貨轉強,下半年營運優於上半年;碩天第3季延續旺季效應,股價基期卻比同族群低。,
自駕車技術第5級最優 台灣達第3級 | 產業綜合 | 產經 | 聯合新聞網 親愛的網友: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
,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
,感謝您的配合。✕永別了「聲音巨人」!李季準辭世享年74歲 04:10買東西有設計售票網RSSApp粉絲團我的新聞udn family搜尋時尚汽車NBA台灣遊戲國際鳴人堂新鮮事部落格全部願景新聞財經噓星聞時尚汽車NBA遊戲國際鳴人堂新鮮事部落格元氣話題讀書吧讀小說知識庫電子報基金房地產影音售票網外貿網買東西有設計有行旅捷客聯合文學聯經出版世界日報App 即時熱門要聞娛樂運動全球社會產經股市房市健康生活文教評論地方兩岸數位旅遊閱讀雜誌時尚汽車購物璞園領頭享生活 經濟50大論壇 財經焦點 科技產業 金融要聞 稅務法務 產業綜合 期貨專區 房市情報 璞園領頭享生活 永別了「聲音巨人」!李季準辭世享年74歲 04:10udn / 產經 / 產業綜合相關新聞台灣自駕車 U型大迴轉、遇行人煞車…麥當勞搶人才 推「一利」一休新東家接手前 麥當勞搶市一波波財經觀點/養老 努力存錢或買房押寶?國泰證券:原油庫存增 季節性因素無人機發展熱 輕小化成趨勢2016新書 電子書出版達2,
,000種2016新書 語言文學類占大宗2016 新書出版減2.3%新住民配偶 逾52萬人全國平均屋齡28.9年燦坤搶攻母親節送禮潮 推小家電優惠金管會挺再生能源 有助綠色融資上銀卓永財:提高附加價值 降匯損風險高雄自動化工業展 商機大經部衝綠電 6月發首張憑證自駕車技術第5級最優 台灣達第3級分享分享留言列印A-A+2017-04-23 02:41聯合報 記者高詩琴/台北報導WhatsApp 自駕車也是有分等級的。依據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定義,
,自駕車從可分為從○到五級、共六個等級,
,第五級是最理想化的自動車技術。ARTC(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表示,
,目前研發技術已經達到第三級,
,也就是「有條件的自動化」,
,還是需要有駕駛員在車上,目標是盡快達到第四級。最理想的情況是第五級,自駕車可完全自己處理任何駕駛情況,這也是所有自駕車研發人員的最終目標。台灣自駕技術達第三級。ARTC計畫主持人陳建安說,高爾夫球車仍然需要一名駕駛員在車上,「以備不時之需」。本報採訪團隊在實際體驗時,也碰到一次機器失效的情況,雖然很短暫,不過仍需要駕駛員暫時接手。,
太陽能電池廠昇陽光電(3561)昨(1)日公布8月合併營收5.82億元,
,月減12.3%,
,為17個月來低點,
,比去年同期減少45.3%,
,反映太陽能低況低迷。這是昇陽光電連二個月營收下滑,
,相較6月單月營收仍站穩10億元,
,8月急速掉到僅剩5.82億元,
,反映上半年下游端備貨積極,
,7 月起買盤縮手,
,8月又掉到谷底。,
台北地檢署偵辦桃園縣副縣長葉世文收賄案,
,查出葉在營建署長任內,
,謊稱女友陳麗玲要購買新莊「一品莊」建案,
,親自出馬找興富發董座鄭欽天「殺價」,
,鄭不想得罪葉,
,降價數百萬元售屋。
檢方前天約談鄭欽天時,
,鄭說葉世文在營建署長任內,
,的確有出面找過他「喬」房價,
,葉當時聲稱因有朋友想買「一品莊」建案,但覺得價金不合理,直接問他「能不能便宜一點?」
鄭欽天說,他是生意人,聽得懂葉世文暗示他要打折;當時葉是營建署長,若不賣葉面子,等於得罪當朝大官,因此同意以低於市價行情售屋。據了解,登記在陳麗玲名下的「一品莊」,市價逼近兩千五百萬元,但葉後來以不到兩千萬元購得。
檢方訊問陳麗玲時,陳女供稱「一品莊」的房子是她自己花錢購買,平常也是她在居住;但檢方調查,該房產不論是頭期款、房貸,都是葉世文出錢,認定陳女只是人頭,涉嫌協助葉洗錢。
檢方還發現,葉世文不但借用陳麗玲人頭買房置產,還透過陳女購買大批股票,購股資金都是由陳女的帳戶支出。
檢方清查葉世文名下房產逾億元,懷疑葉世文利用推動林口A7合宜宅等標案,先向遠雄集團索賄,再藉由權勢找建商砍價買房,最後把房產登記在人頭名下洗錢,正擴大追查購屋款是否為不法所得。,
皇家與運動家將在美聯外卡殊死戰交手,
,過去的關鍵交易,
,是讓兩隊今年得以碰頭的重要原因,
,而兩次交易的重點球星:薛爾茲(James Shields)與列斯特(Jon Lester),
,將會是明天比賽的X因子。
皇家在兩年前把薛爾茲從光芒找來,
,之後勝場數一年比一年多,
,今年不僅打進暌違29年的季後賽,
,還差點從老虎手中奪走美聯中區龍頭。
薛爾茲提到皇家重回季後賽戰場,
,「我來到這裡兩年,
,當時被交易過來,我便清楚皇家球團未來的藍圖為何,這裡的人們對29年前的風光津津樂道,這是很特別的一刻。」
運動家在今年交易大限,把強力左投列斯特從東岸的波士頓,交易到西岸奧克蘭,這筆重量級交易在當時讓所有人感到驚訝,而列斯特也沒有讓運動家失望。
來到運動家之後,列斯特先發11場拿下6勝4負,防禦率2.35。明天的殊死戰也是由他擔任先發,這將會是列斯特生涯在季後賽第14次登板,同時也是第12次先發。
兩隊有許多相似之處,都具有相當分量的進攻火力,先發投手也都能讓對手打線吃足苦頭,一旦先發失守,牛棚也有辦法上來解圍。
然而,經驗或許是皇家的最大劣勢。包含今年在內,運動家已連續3年闖進季後賽,皇家則幾乎可說是近30年以來「初嚐」季後賽滋味。
明天比賽的贏家,將可延續季後賽之旅,與天使進行系列賽,輸家則進入休賽期。薛爾茲與列斯特面對背水一戰,將雙雙使出渾身解數,帶領球隊全力搶勝。,
香港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日前以港幣2.7億元(約新台幣11億元)入股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中航工業)控股的中國航空技術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中航國際),
,持股數比例約10%。這次大舉進軍航空業,
,讓李嘉誠的商業帝國再伸出另一支觸手,
,使發展更多元。
華爾街見聞報導,
,這是李嘉誠大舉進軍航空業的最新動作,
,上月初他已豪擲港幣150億元(約新台幣620億元)向多方收購45架飛機,
,還認購日本三菱旗下公司15架飛機60%的股權。
港交所公布的資料顯示,
,本月16日,
,李嘉誠領導的長江實業在場外以每股港幣0.6元購入中航國際4.5億股,一躍成為持股9.74%的中航國際第二大股東。
中航國際日前公布,此次最多配售9億股,約占已發行股本的16.31%。以此推算,長江實業認購了這次中航國際一半規模的配股。
中航國際從事航空技術領域的業務,包括對外銷售飛機(渦輪機螺旋槳式飛機、直升機等)及飛機配件。今年上半年的營業額為港幣3,489萬元(約新台幣1.4億元)。
今年下半年李嘉誠頻頻在航空產業出手,8月長江實業向歐洲私募基金TerraFirma旗下擁有100架飛機的飛機租賃公司AWASgroup提出競購;9月路透曝出長江實業與三菱商事旗下管理約100架飛機的租賃公司MACP洽談組建合資企業;11月長江實業宣布,收購60架商用民航飛機,以拓展飛機租賃業務。
市場人士認為,飛機租賃與商場收租生意類似,可為長江實業提供穩定的收入來源。分析師認為,長江實業跨足航空業可能是預期經濟將觸底回升,飛機租賃市場彈性會很大。,
半導體大廠台積電(2330)、三星及英特爾等持續擴大資本支出,
,顧能(Gartner)預估今年全年半導體設備支出總額將比去年成長12.2%,
,達到375億美元,
,透露今年全球半導體景氣穩定成長。
繼日前國際半導體材料產業協會(SEMI)公布北美半導體設備製造商訂貨出貨比(B/B值),
,3月持續在高檔,
,達到1.06,
,比2月的1.01微升,
,連續六個月在1之上,凸顯全球半導體景氣持續升溫。
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顧能今日也發布今年全球半導體資本設備支出總預測,預估今年支出總額為375億美元,年增12.2%,預料各家半導體設備廠,今年都將是個豐收年。
顧能並預估,這波半導體景氣回溫,以晶圓製程所需設備成長幅度最大,將達13%,原因是許多晶圓廠減少建新廠,而全力衝高新產能,帶動晶圓設備需求大幅提升。
Gartner研究副總裁Bob Johnson預估,今年全球半導體設備支出成長,將延續至2015年,2016年會微幅下滑,接著又一路成長至2018年。
法人預估,隨半導體景氣回溫,台灣上市的設備股包括漢微科、家登、閎康、辛耘、盟立、萬潤等,都將同步受惠,業績可望穩定成長。,
美國7月車市經季節調整後,
,表現不如6月、也不如去年同期,
,為連續第七個月呈現衰退;法人機構表示,
,由於購車環境仍不友善,
,目前各界仍預期美國今年新車的銷量將呈現衰退,
,國內與北美新車市場相關的供應鏈,
,下半年營運仍將面臨挑戰。分析師指出,
,飛雅特克萊斯勒先前已宣布自7月開始加入通用及福特行列,
,將不公告月度銷售數據,
,由於北美三大車廠在美國市場合計市占率高達約45%,雖使得月度預估銷售量參考價值進一步降低,不過根據Automotive News的統計及預估,7月除北美三大車廠及Tesla這四家車廠外,美國新車銷量為78.49萬輛、年增1.3%。 另外根據JD Power、LMC Automotive等平均預估值,經季節調整後的年率為1,660萬輛,為2019年以來第四次低於1,700萬輛的水準,低於6月及去年同期,整體銷售狀況偏弱;由於Fed已如市場預期宣布降息,後續觀察重點仍在銷量、車價、貸款利率等變化。多數車廠7月銷量年成長為正值,包括豐田年成長0.2%,本田1.9%、福斯集團3.4%、賓士19.5%,BMW集團銷量2.6萬輛,則呈年減1.6%。法人機構表示,展望全年美國車市,由於目前購車環境包括價格、貸款利率仍不友善,消費者寧願或被迫轉為購買二手車,目前各界對今年新車銷售展望仍持保守態度,根據LMC Automotive的預估,2019年美國新車銷量將年減2.5%至1,690萬輛,關稅議題發展及Fed後續利率政策仍將是影響美國年底前新車銷量的主要變數,國內與北美汽車OEM市場高度相關供應鏈,下半年營運成長動能將持續受到美國車市欠佳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