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寫小說,
虛擬主機租賃
,我一開始就沒有遲疑,
客製化網頁
,沒有追問「為什麼」、「可以嗎」,
網路行銷顧問
,只是一股腦地投入,
SEO優化
,甚至可以說是過早地下定決心,
SEO優化
,過快地全力以赴,很早就燒斷「回頭之橋」,因為寫作使「活著」變得美好,變成一個寫作者,於虛空中創造出小說,能夠使用「虛構」這一魔術,是我求之不得的「生存術」。只要靜坐桌前,我就能專注,只要讓我沉浸於寫作這一行為,我的心就能平靜下來,或者說,心中猛烈的火找到可以合理燃燒的管道,我的不合時宜、不得體、不快樂、不世故,都找到可以容納的「容器」,我亦可以將自己這個人的存在消解,完全融入寫作這一行為,作為書寫者的我,跳脫了原有生命的限制,變得自由。
年輕時,我靠著做許多勞力工作來養活我的小說,靠著去其他地方賺錢,來支應自己摸索學習寫作的可能,我在生意冷清的咖啡店吧台上、在KTV的員工休息室,在餐廳、畫廊、藝品店的櫃台上,在收了地攤工作回到家的深夜寫到凌晨,在奔馳於高速公路上的貨車助手席斷續編造小說情節,我甚至就在黃昏市場的攤子對面,找個咖啡店寫稿,看見攤子上客人多了,或忽然大雨,才連忙奔回。
三十三歲那年把工作辭去,擁有更多時間與小說相對,開始寫篇幅更大的作品,只想寫長篇小說,從那時起,我就跟從前上班一樣,甚至比從前更勤奮地,讓自己變成一個規律的寫作者,沒有爭議,沒有質疑,像是把發條上緊了就開始行動,每周五天,每天六小時,就像個公務員那樣寫作。
晴天雨天,春夏秋冬,若不是寫長篇的日子,就是在準備寫長篇的狀態。寫完一本書,最大的犒賞既不是出國也不是買什麼禮物,而是拚命地賺錢,接演講、當評審、寫專欄,用幾個月的時間努力做些賺錢的工作,以準備寫下一本書時需要的生活費,然後再花幾個月暢快地讀書,期待另一本長篇寫作的開始。
如此,過了十多年。
所有關於寫作的知識與技能我都是在寫作的過程裡學到的,在這漫長的學徒之路我蛻去了幾層皮,學會了忍耐、謙遜、專注、堅持,因為寫作的需要去認識我不曾見識的花草、魚鳥、建築,我在現實人生裡無法理解的人情世故,在寫作的狀態裡突然可以懂得,真實人生裡的各種遭遇,只要轉換成寫作者的心態我就都能夠忍受。
甚至我感到惶惑的時刻,也讓自己回到書桌前,年輕時養成的習慣,成了我的護身符,隨著年紀漸長,一天裡能夠專注的時間變得簡短,我放寬標準,讓自己坐四小時,天黑就不工作。
四十歲之後的我,懂得了疾病、疲憊、困惑,懂得了寫作之於我其實是太艱難的事,我慶幸自己年輕時的奔波,那些原以為是為了養活寫作的謀生,使我累積了大量的生活經驗,用以支付我三十歲之後的「宅」,我就這麼宅在家,過著最枯燥的生活,長篇與長篇的間隔拉大了,困坐於桌前的時間增加,做白工的時刻變多,但我依然坐得住。只得繼續坐下去。
我聽著窗外車聲,人聲,附近的幼稚園關閉了,鐵工廠還繼續著,應著季節更替會傳來不同的鳥叫聲,遠遠的狗吠,垃圾車,對面有座荒廢的宅子,院落裡各類果樹自然生長,花開花謝,我從中午坐到日落,從春到冬,有時下筆如飛,但時常,只是盯著空白的螢幕發怔,我繼續坐著,不讓自己分心去做其他事,連對寫作最有幫助的閱讀也不能,坐牢也似地,就坐著。
我相信的不是靈感,而是等待,我不斷驅動腦中屬於小說的區塊,盡可能地挖掘它,一旦捕捉到什麼,就著手寫出,使它粗略成形,一旦有所形狀,就鍥而不捨地追尋,一再一再地打磨,反覆反覆改寫,直到那幻影般的念頭具體,直到寫成文章將之定型,直到完成。然後進行下一篇,下一本。
寫作對我意味著的是不斷地勞動,無止盡地追尋,那已經無關乎報酬、獎賞、聲名,而是這一勞動的行為本身帶來的,揮汗的真實。
我已不再詢問自己「寫作的意義」,只是盡其所有去克服困難,繼續攻頂,我望著的前方越來越趨近於空寂,目標還在很遠的地方,似乎越來越遠了。
時光消逝,寫作這一勞動使時間顯示出她的重量與輕盈,幾乎是交替出現的,滿足與疲憊,疑惑與解答,希望與絕望,但我期望這重複而單調的日子盡可能繼續,生命終結時,我能像夕陽光照底下的老人,長日將盡,覺得盡力了,於願足矣。
●「小說世代新勢力──我年輕,我寫小說」台積電文學賞系列講座,第三場5月26日下午3:00-4:30,由陳雪、黃麗群對談,地點在台中勤美誠品綠園道(台中市西區公益路68號)三樓文學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