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連續十年蟬聯癌症發生數之首,
創造內外豐盛
,衛福部國健署補助50至74歲者每兩年一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
台中居家看護
,但醫師紛紛表示「太晚了」。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台灣癌症基金會公布全台上班族「大腸瘜肉問題與生活聚落調查」,
燈飾
,數據顯示,
手動抽油機哪裡買
,中壯族群40至45歲有大腸瘜肉比率達14%、45至49歲達13.5%,
大雅人力銀行
,年輕化趨勢明顯。醫師建議,
直立式飲水機品牌推薦
,篩檢政策年齡應降低;衛福部國健署表示,
美髮燈
,當前篩檢年齡仍針對50至74歲民眾,
台北網路刷卡換現金
,建議年輕族群有不良生活型態、家族史可自主篩檢。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表示,
豐原人力
,癌症登記報告指出,大腸癌發生平均年齡為66歲,發生率自50歲後開始升高,依據國際建議與多國篩檢經驗,國家篩檢政策成本效益仍會鎖定效益最高的群體,現行糞便潛血檢查針對50至74歲民眾,每2年一次免費篩檢;年輕及中壯年群體則可自我評估生活型態,諮詢醫師採自主篩檢。台灣癌症基金會查蒐集全台2565名25至59歲上班族進行調查,其中7.6%上班族,相當於194人曾就醫發現大腸癌前病變的大腸瘜肉,每100人就有7至8人。據衛福部歷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全台30至49歲罹患大腸癌人數,自2005年1213人上升至2015年1817人,平均成長1.5倍,年輕化趨勢明顯。數據顯示,有腸瘜肉的上班族愛吃消夜、用餐時間不固定、經常熬夜且睡眠時間不足,甚至有55%的上班族會加班,加班超過4小時的比率是無腸瘜肉者的2.26倍,亂食狀況也比無腸瘜肉者多出17.3%。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萬芳醫院癌症中心主任賴基銘說,大腸癌發生與生活型態高度相關,蔬果攝取量少、經常吃消夜、超時苦工,以及久坐不動、常熬夜者,罹患大腸瘜肉的風險較高,如未能及時透過大腸鏡移除大腸瘜肉,恐釀成大腸癌。台灣癌症基金會呼籲,維持腸道健康,建議民眾多吃蔬果,減少高油烹煮習慣與紅肉攝取;多攝取促進腸道蠕動的食物,如地瓜、香蕉等高纖維食物,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建議50歲以下民眾,如有不良生活習慣可主動進行大腸癌—糞便潛血篩檢,早發現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