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元樞「建設臺色望樓圖說」中,
台北復健陪同
,就有南區鹽埕。 圖/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提供 分享 facebook 神尊底部被挖空,
電動工具推薦
,是現今少見的「做藥引」。 記者修瑞瑩/攝影 分享 facebook 台灣有300多年的曬鹽歷史,
高雄銀樓刷卡換現金
,很多地區的舊地名都稱為鹽埕,
燈飾
,但你知道台灣最早的鹽埕在哪裡?答案是台南南區鹽埕一帶,
椰子
,當地信仰中心北極殿今年建醮,
更生清算
,目前正編寫「台灣第一鹽」一書,
關鍵字優化公司
,並整理廟內古文物,期待後代子孫不要忘記這段珍貴的歷史。文史工作者李春景之前在「台南文獻」期刊發表文章「台灣曬鹽產業的發源地」,整理相關的文史研究,指出台南南區鹽埕的曬鹽歷史,可追溯到荷治時期。淨香爐底部有明朝年間字樣,見證發展歷史的久遠。 記者修瑞瑩/攝影 分享 facebook 他表示,文獻記載,1648年荷蘭商館從中國進口20擔碎石磚塊,在現今台南南區鹽埕附近,建造鹽埕,展開台灣最早的商業製鹽,但因為製造出的鹽雜質多而苦澀,市場接受度低,難以發展,一直到明鄭時期,1665年陳永華將軍重修當地的「瀨口鹽埕」,改良曬鹽技術,才使產業綿延,一直到民國60年停止曬鹽,長達323年,不僅是台灣第一鹽,同時也是台灣經濟壽命最長的鹽田。北極殿委員會主委林國義及總幹事柯進義,都有兒時要協助家中曬鹽的回憶,林國義說,曬鹽要踩水車,是孩子的工作,一踩就要一個半小時相當辛苦,有一次去晚了還被父親修理,至今都還印象深刻。當地鹽埕北極殿,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保存不少古文物,最久的玄天上帝神尊則推測是明末清初,神尊下方被挖空,當年民間有挖神尊的木材做藥引的習俗,現今仍保留見證這段歷史。台南南區鹽埕北極殿委員會主員林國義,提到幼年時協助曬鹽的過往。 記者修瑞瑩/攝影 分享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