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間彌生在台首件裝置藝術「我的未來 坐在岩石上」十年前問世,
神聖使命
,目前身價已破億。 圖/農委會提供 分享 facebook 公共藝術是賠錢貨嗎?不然!近日報載,
進口椰子水
,屏東農科園區十年前以一千兩百萬元設置公共藝術,
鈣保健食品
,作品為草間彌生大南瓜,
台北清潔
,農科園區根據草間彌生近年在國際拍賣會的表現,
階梯鑽種類
,該「南瓜」經過近十年的增值,
網路行銷專家
,身價已經破億。這讓園區感到責任重大,
冷氣機清洗
,將強化保全措施、維護國家重要資產,
植睫
,不得照例任其老舊荒廢。台灣其他地區的公共藝術目前似乎難以看到類似的現象。農科園區對於作品的增值靠的是推算,可能未必精準,如果是複數作品,像雕塑、數位藝術、版畫等,同樣作品有很多件,一件漲價其他相同作品自可類推。以雕塑家羅丹的大型「沉思者」一作而言,日本名古屋市在一九七七年購置的價格是七千萬日圓(約合當時一千萬台幣),今年八月三日在紐約蘇富比的拍賣會上同作品竟以一千五百三十萬美元(約合台幣四億八千萬元)成交,足足漲了四十八倍。大型作品全世界限量二十一件,係從羅丹的泥塑翻模出來,其他還有從石膏像翻製的。作為公共藝術,「沉思者」已經遍布全世界,但以石膏翻製者居多,清大校園的「沉思者」屬之,也在增值之中。 清華大學校園內的羅丹巨型銅雕「沉思者」。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台灣城市快要成為公共藝術的叢林,因為任何公務機關都要設置公共藝術,否則就要受罰。學者統計,自一九九八年起的廿年間,公共藝術的數量是四千兩百件,總費用是七十五億元,其中尤以最近六年花費多達卅五億,作品兩千兩百件,平均每天最少要完成一件。但我每到一個學校常要問學生,貴校公共藝術在哪裡?但每次都知者甚少。花錢無數,何以得到這樣的結果?至於一般民眾有感嗎?文化部並無調查報告,告知公共藝術做了以後對於景觀與美育的民眾反映。如在美國會做詳細的調查報告,結果民眾意見超多,例如芝加哥有一件畢卡索夫人的雕像,有民眾反映那像狒狒,並建議如果是動物應該搬到動物園去,如果是曲高和寡的藝術,就搬到美術館;同時畢卡索也沒到過芝加哥,並不知道市民要的是什麼。多年前我曾建議公共藝術應有評鑑機制,但是沒有下文,最後出現的是所謂「公共藝術獎」,本來隱惡揚善也不錯,然若僅流於「自讚」顯然不夠,必須好壞都講,才能長久。現已存在的四千多件便可以好好檢討一下。藝術與設備不同,藝術是會漲價的,也唯有你把它看成藝術品,才會注重維修。如果是設施或裝潢,年限到了就可以報廢,好笑的是現在公共藝術也居然有年限,有個不成文法說,超過五年就可以移除!台灣到處可見公共藝術。 圖/新北市景觀處提供 分享 facebook 桃園機場曾耗資六百五十萬元設立公共藝術「洗塵」,由四十二根不同角度的光柱構成,但後來因為馬路拓寬,竟被悉數拆掉!台中市中清路、環中路交界的「光之塔」十年前落成,斥資兩千萬元,但燈具、結構很快就壞掉,都發局還要爭取經費把它拆掉。彰化縣政府花費近千萬元興建紀念詩人賴和的詩牆,結果挨批像破銅爛鐵,縣府已花費上百萬元把它搬走。這些例子可謂罄竹難書,常常為花錢而花錢,與屏東農科園區的作品形成強烈對比,難道文化部不需出面撥亂反正嗎?台中市「光之塔」十年前落成,斥資兩千萬元,但燈具、結構很快就壞掉,都發局要爭取經費拆掉。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彰化縣政府花費近千萬元興建紀念詩人賴和的詩牆,縣府已花費上百萬元搬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