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長陳菊出版新書「花媽心內話」,
簡單料理
,掀起政壇波瀾。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刀刀見骨」四字最近頻頻出現在媒體版面,
年菜推薦
,形容的不是朝野惡鬥,
客製化網站
,而是民進黨初選提名內爭之慘烈,
網購年菜
,尤以高雄、台南最為嚴重。在高雄,
網購年菜
,陳菊原屬意的接班人劉世芳已宣布退出戰局,
筷子肉干
,但形勢並未因此轉趨明朗,
關鍵字如何操作
,反而出現新的合縱連橫廝殺。在台南,則是民調領先的黃偉哲遭到人圍攻,李俊毅緊咬他與「黑金」聯手,顏純左則導演地方黨員要求黨部開除黃偉哲、陳亭妃等戲碼,花招百出,讓人目不暇給。民進黨靠鬥爭起家,素有狼性,民眾已司空見慣。但是,在民主國家的政黨中,像民進黨這樣內部派系林立,且各為派系利益相持不下的,卻極罕見。說穿了,台灣特殊的政治環境,導致民進黨在轉型為民主政黨的過程中遺漏了必要的進化,狼性基因持續壯大。直至今日,蔡英文表面上以總統之尊被黨奉為「共主」,但骨子裡,許多民進黨人仍視她為「外人」。在用人上,蔡英文不時受派系裹脅;在決策上,又經常必須向獨派低頭,導致她施政不時偏離章法,這也是國家發展的一大噩夢。民進黨派系的存在,原本具有內部競爭、路線辯論的意味;在早期的發展中,多少具有正面作用。然而,在第一次政黨輪替後,不同路線的派系則因政治利益的分派與實力的消長,變成了以鞏固「頭人」為取向的山頭主義,所以充滿扁系、謝系、蘇系、游系這樣的旗號,並隨著人的起落而互有消長變化。如此窄化發展的結果,便只剩下派系利益的爭奪,而失去了路線角力或政治平衡的意義。包括蔡英文,也只落得領導一個小小的「英派」,當然不時受到其他派系的掣肘。這次民進黨在高雄與台南的初選如此激烈,主要原因,是兩市原任市長──陳菊和賴清德無法順利交棒給新系的同志,使得派系廝殺搬上枱面。「交棒」這樣的想法,在民主時代其實是說不通的;只有選民才能決定誰將成為他們的市長,而不是由現任者指定繼承人。而陳菊選在此際出版《花媽心內話》一書,劍指謝系,為劉世芳護航,讓人意外。陳菊抖出當年謝系人馬在背後暗算的往事,確實讓人們領教了民進黨派系內鬥的險惡;但陳菊身為美麗島受刑人及民進黨創黨元老,仍深陷派系鬥爭迷思,其民主視野未免讓人失望。事實上,這也反映了民進黨的問政思維之狹隘。在「派比黨大」的思維下,內爭就成為必然;在民進黨執政的形勢下,任何權位即成了必爭。賴清德坐上閣揆寶座,靠著新潮流系集體力捧的因素,要大於他個人的經歷。陳金德能夠從高雄副市長推向中油董座,更前進到代理宜蘭縣長,也是同樣的原因。不難想像,蔡英文每天要面對那麼多不同派系的職位、工程、利益索求,必然是窮於應付;滿足了甲派,便可能得罪乙系。也正因為其他派系不滿新系已拿下太多要職,因此對南二都初選拒絕再讓,更不惜用盡手段抹黑。「派比黨大」的私念推一步,民進黨執政就出現了「黨比國大」的現象:公然把國家的資源和權位當成黨內分贓的籌碼,甚至不惜削弱國家,也要滿足黨的利益。蔡英文上任後,從未以「全民總統」自許,其施政也從未以全民利益為著眼。例如,她的用人充滿黨派色彩,內閣鮮少有超乎藍綠的賢德之士;她除對國民黨發動猛烈的打擊,更對許多公共性社團展開討伐;她派出親信之人,將公權力機構變成逞政治企圖的地方。公視、華視變成民視附庸的「台獨三台」,水利會變成官派,陳師孟當上監委,這些發展未必是她原意,卻是她妥協派系的後果。我們擔心的,不是民進黨「派比黨大」的問題,而是它「黨比國大」的私心。以蔡政府揮霍公帑和修法自肥的速度,台灣很快會被它掏空了,有人卻還以為那就是轉型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