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瞭望/減貧…善用人口紅利 | 國際財經 | 全球 | 聯合新聞網 親愛的網友: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
社群行銷達人
,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
月亮蝦餅
,感謝您的配合。✕買東西有設計售票網RSSApp粉絲團我的新聞udn family搜尋時尚汽車NBA台灣遊戲國際鳴人堂新鮮事部落格全部願景新聞財經噓星聞時尚汽車NBA遊戲國際鳴人堂新鮮事部落格元氣話題讀書吧讀小說知識庫電子報基金房地產影音售票網外貿網買東西有設計有行旅捷客聯合文學聯經出版世界日報App 即時熱門要聞娛樂運動全球社會產經股市健康生活文教評論地方兩岸數位旅遊閱讀雜誌時尚汽車購物 聚焦川普就任 國際焦點 奇聞不要看 國際萬象 國際財經 美國新聞 轉角國際 udn / 全球 / 國際財經相關新聞三星今年會推Note 8新機土國拉抬匯價 市場不買帳Fed資產負債表瘦身…牽動美元PIMCO預測 美下半年升息三次晶片、面板價漲 三星上季獲利倍增美退出TPP 中續推RCEP 要扛領導責任日本製造業續擴張 增速加大印度大鈔趕印不及 消費緊縮杜拜機場旅客數 增幅創新低日本比特幣交易 一月已暴增89倍因應美退出TPP 其他簽約國有這兩招美退出TPP 矽谷領導人集團:4500萬勞工同聲一哭底特律3車廠 忙研究川普推特川普退TPP、財長批強勢美元 日股、美元繼續跌面臨破產重整…高田汽車股價再挫 公司債岌岌可危CNN:富士康可能選在賓州設廠 斥資70億美元雅虎上季財報優於預期 核心網路事業出售延第2季川普保護主義刺激避險需求 黃金期貨升至兩個月高點阿根廷主要產區鬧水災 黃豆及豆粉價格漲惡習難改?大宇造船財務亮紅燈 再傳會計灌水名家瞭望/減貧…善用人口紅利分享分享分享留言列印A-A+2017-01-25 03:48經濟日報 穆西丁WhatsApp 穆西丁小檔案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facebook 若希望在2030年前達到終結貧困、提升共享繁榮、促進穩定等「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造型蛋糕
,SDG)」,
鴨賞
,需要克服一些重大阻礙,
專業社群行銷 台北
,包括確保有足夠的資金因應氣候變遷、管理總體經濟的震撼等。但有一個潛在的障礙反而可能是好事:未來幾年可能出現的人口變化。15年後,
台式泡菜
,全世界人口預估將增加到85億人;34年後可能會達到近100億人,比今天多出25億。那將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多出來的人將如何生活?他們將提振還是壓垮經濟?1980年代初時,世界約有45億人口,其中42%(近20億)生活在極端貧困中。當時大家擔心,人口增長速度將超過農業生產,讓更多人陷入貧困。但人口學家馬爾薩斯的預言是錯的,如今全球人口已攀升至75億,但僅10%的人生活在極端貧困中。幾十年來中國和印度讓數億人脫貧,而部分要歸因於加強機構和實施支持強勁、具有相當包容性的成長政策。中國還利用「人口紅利」:生育率下降,勞動力增加速度比依賴人口(dependent population)快,釋出了資源,轉入人力和資本,推高了成長和生活水準。這一紅利可以維持數十年,只是在中國這一紅利已接近尾聲。不過對印度和其他發展中國家而言,人口紅利才剛剛上路。事實上,全球90%的貧困人口,都集中在工作年齡人口不斷增加的國家,這是今後數十年迅速減貧的大好機會。例如目前飽受赤貧困擾的撒哈拉以南非洲,15歲以下兒童占總人口43%,等這些孩子長大進入勞動力大軍,便能刺激人均收入增加。但並非所有國家都能受益於「青年膨脹(youth bulge)」。從現在到2030年,許多中等收入國家的工作年齡人口比率不增反減。這反映一個有實證證據支持的趨勢:收入提高促使家庭延後生小孩。然而,就算在這些地方,人口新聞並非完全都是負面的,因生育率由高轉低經常與預期壽命由短轉長相關。歷史告訴我們世界上存在第二種人口紅利,而且實際上比第一類型的人口紅利更長、更持久,也就是老年人口的儲蓄推動投資大幅增長。許多富裕國家就屬於這種模式。但收割人口紅利需要努力。世銀在2015/2016年全球監測報告中強調,各國實施不同的應對措施,就導致人口趨勢對人民福利的影響大相徑庭。在錯誤方針下,年輕人口激增可能導致動盪,人口迅速老化則可能對經濟成長和公共預算形成沈重負擔。對於工作年齡人口增加的國家,主要挑戰是創造大量生產性工作。對於人口老齡化的國家,主要挑戰是改善生產率,調整社會福利制度。在兩種情況中,投資人力資本和優良的經商環境以提振就業,都至關重要。此外,各國應實施適當的跨境資本流、移民和貿易政策,善用其人口狀況的差異。較年輕國家的製造業基礎愈來愈好,消費市場愈來愈大,所以應該投入更多資本,以支持投資和就業增長;人口老化的國家則該增加勞動力,以填補勞動力缺口。過去35年證明,人口增加未必意味更加貧困。窮人日益集中於支離破碎和飽受衝突摧殘的國家,這個狀況讓今後數十年的減貧挑戰變得更艱鉅,但我們沒有藉口原地踏步。我們擁有實現更繁榮、平等和可持續性的資源和知識,真正的挑戰是如何有效地使用它們。(編譯廖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