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重啟核一廠一號機的政策爭議,
社群行銷達人
,連日來在黨政聯手消毒下,
年菜推薦
,暫時平息爭議。蔡英文總統並利用端午假期,
網路代銷
,與相關財經首長溝通能源政策,
微波料理
,希望重新調整政策步伐,
租車
,落實能源轉型,
SEO達人
,不要與2025年非核家園的競選承諾相違背。近來因氣候變遷,夏季氣溫飆高帶動用電量,加上台電電廠歲修及故障頻仍,以致上月31日電力備轉容量比率降到僅1.64%,創十年新低。在新政府一再保證絕不缺電的情況下,閣揆林全乃表示核一廠一號機若經評估安全,可思考在不延役情況下重新啟用。未料此一政策思維,對照於民進黨力主非核家園的政策目標,讓社會感到突兀,尤其核一廠一號機已停機一年半,馬政府去年也沒有缺電,反而民進黨才執政就試圖予以重啟,這當然會遭到嚴厲抨擊,以致行政院被迫喊卡;政策兩度大轉彎,無疑付出極大的政治代價。拋開重啟核一的爭議不談,新政府面臨電力短缺的壓力遠高於原先預期,因為不僅核四已經封存,核一、核二又遇核廢料爆滿問題難以解決,可能提前除役,加上各地方政府要求限縮火力電廠以降低空汙等情勢變化,在新能源開發短期內難以彌補供給缺口的狀況下,民進黨執政前「不會缺電、不會漲價」的保證,恐怕愈來愈難兌現,也難怪不少專家及擁核電者呼籲新政府能源政策即使被批髮夾彎,亦須務實面對,該改就改。據媒體報導,未來兩年內,新政府能源政策將從降低尖峰負載容量、節電與新能源開發、老舊電廠更新與提升效率等方向著手,但這些老生常談的做法,能否因應日益嚴峻的供電情勢,很難令人樂觀。我們認為,新政府若堅持2025年非核家園目標,就必須打破以下四大迷思,全盤調整整體能源政策:第一,要打破承諾不會缺電的迷思。何謂「缺電」?應該要有合理的定義;長期電力供給的規劃和執行,不能以不合理的尖峰負載作依據。台灣電價長期偏低,尤其是占整體用電量逾五成的工業用電,完全未反映發電成本,因而若以這樣電價結構下的尖峰負載作為電源開發的依據,不僅供電成本偏高,而且永遠是供不應求。所以,新政府承諾不會缺電,前提是做好嚴格的尖峰負載管理,如果透過貫徹分時電價、節電等措施,將尖峰負載降低10%,短期內就不會有缺電問題。第二,要打破不會調漲電價的迷思。蔡總統在選舉期間一再承諾執政後基本電價將維持不變,也不會大幅調漲電價。這樣的承諾其實並不符合使用者付費的經濟法則。按理,使用目前成本仍較高的再生能源或綠能替代核電及化石原料發電,是一種價值選擇,短期發電成本提升勢所必然,但在民智日開的新時代裡,大多數民眾也能理解,因此,新政府不必綁死自己,在調整能源結構過程中,應適度反映成本,尤其是尖峰負載時段的電費,更須以價制量。有很多國家的經驗可借鏡,不必太過憂慮電價波動。第三,要打破工業用電優先的迷思。國內產業結構太過偏重耗能產業,不僅工業用電占比逾五成,且電子、石化、鋼鐵、水泥、人纖、造紙等耗能產業用電量更占工業用電六、七成,但多數業者用電量和創造的附加價值不成比例,能源使用效率偏低,因此,未來須打破工業用電優先的迷思,並強制業者採用最佳可行的節電技術;對於部分高值耗能產業如18吋晶圓廠的電力需求,宜考量專案處理或由業者自建電廠因應。第四,要打破以台電為中心的供電觀。台電公司以本身利益作為思考,缺電時亦無法調度大量閒置的民間發電容量,因此,應立刻修正「電業法」,鬆綁各項保護台電利益的不合理規定,讓電力供需能夠符合市場法則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