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當前整體環境的高度不確定性,
,金管會將於4月底啟動壓力測試,
,針對股市、房市、匯市、歐日負利率及國外經濟體的國內生產毛額(GDP)變化,
,展開全面性測試,
,檢驗其承受損失的能力。由於測試項目眾多,
,被視為範圍最廣一次的壓力測試,
,引起金融業者矚目。外銀主管指出,
,測試項目中,
,房市壓力測試是最受重視的一項,將會採用房價跌幅進行測試,如輕微者跌10%、嚴重者跌30%。其中近年嚴控房屋放貸成數的花旗銀行,要求即便房價重跌三成以上,也要過關的目標。至於其餘外銀,住宅貸款的集中度頗高,例如澳盛銀約31%,渣打銀達48%,匯豐銀達47%,也相當重視這次的房市壓力測試結果。花旗銀內部調查,房貸總餘額貸款占房屋鑑價比重不到五成,整體貸款成數低於市場平均的六到七成。銀行業指五年來,針對風險控管門檻持續提升,以房貸為例,四大條件控管風險,包括客層選定、區域客層挑選、獨立鑑價機制及嚴控放貸成數。,
上周適逢中秋連假,
,僅三個交易日,
,興櫃市場成交量也明顯萎縮,
,而成交量最大的十檔股票中,
,以電機機械、半導體各占二檔最多,
,其他則無顯著的族群性。上周成交量最大的前三名,
,依次為台灣高鐵(2633)、巧新科技(1563),
,以及納諾*-KY(6495)。上周只有三個交易日,
,興櫃股的成交量幾乎都集中在台灣高鐵,
,由於高鐵公告將在20日舉辦上市前業績發表會,並預計在10月底前上市,連莊成交量冠軍寶座之外,成交量高達23,793張,股價也從15.99元大漲至17.48元。第二名的巧新科技,股價從218.56元小漲至220.61元;不過第三名的納諾*-KY股價則是從151.76元跌至144.37元,股價連續飆漲之後,上周呈現回檔下跌4.9%。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四檔是新進榜,包括旭晶能源(3647)、北極星藥業-KY(6550)、虹堡(5258),以及智微(4952),從股價來看,僅虹堡為價漲量增。本周並無公司登錄興櫃,2016年截至9月12日止,送件申請登錄興櫃家數為42家,今年累計登錄興櫃家數有47家,總計興櫃公司已櫃檯買賣家數則有279家,包含外國公司10家。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facebook,
封測大廠南茂(8150)昨(23)日宣布,
,與光洋科簽署產線承租合約,
,南茂持續委託光洋科進行貴金屬回收及靶材供應。南茂是光洋科爆發財報不實風波之後,
,第一家主動釋出善意的下游客戶。雙方合約自6月1日起生效,
,光洋科將以來料加工的模式,
,為南茂提供貴金屬廢料的回收與精煉服務,
,並採購貴金屬提供光洋科生產製造南茂所需的靶材及貴金屬化學品。此外,
,雙方也把此協議推展到大陸。南茂董事長鄭世杰表示,
,光洋科發生貴金屬盜賣及財報不實事件,
,南茂率先以實際行動,主動與光洋科協商,並簽署相關必要契約文件,目的是維持雙方產線運作及確保產品供應無虞,降低對終端客戶所造成的影響,同時藉由強化雙方合作,鞏固核心供應鏈,創造多贏。光洋科董事長馬堅勇表示,光洋科經歷此次風暴,一定會痛定思痛,回歸本業,專注核心技術,創造價值,以回饋南茂的全力支持。,
新政府520上路,
,新能源為五大產業之一。風電業界看好新政府將加速離岸風電的步伐,
,中鋼(2002)、永冠、東元、上緯等產業鏈受惠可期。新政府團隊針對台灣推動離岸風電已有一年多的沙盤推演,
,首要是建立核心的風機來源,
,目標由中鋼籌組成立;引進西門子、GW等國際大廠來台設立或與中鋼合資,
,落實離岸風電聚落、投資、就業等。風電業者表示,
,原先馬政府規劃的千架海上(離岸)風機,
,目標設置總發電量達4GW(10億瓦),
,以採用4MW(百萬瓦)風機,需要架設1,000支,如採取發電量更大的5MW風機,則可縮減為800支;新政府規劃籌組國家隊加速進行,有助加快腳步推動。新政府籌組國家隊加速進行離岸風電的推動,政府目標出資不超過三成,以利由民間企業來推動。風電業者希望,國家隊能夠由熟悉離岸風電的中鋼來主導,結合供應鏈的資源,落實替代能源政策的推動。風電業者強調,台灣發展離岸風電擁有至少800支的規模市場,足以培養一組風機團隊,即使要邀請國際大廠如西門子、GE來台設立公司也有足夠條件,接著吸引零組件業者的投入,帶動一波可觀的就業機會,形成風電聚落,就業產值上兆的離岸風電產業。,
日本超馬選手井上真悟學會第1句中文是「加油」,
,他參加我國首場國際環台超級馬拉松,
,不斷聽見沿途民眾打氣與鼓舞,
,幫助他以總成績109小時25分21秒獲得冠軍。
我國首場國際環台超馬,
,歷時14天、1100公里,
,全程參賽選手61位,
,到昨天僅剩23位選手還有排名資格,
,井上獲得冠軍,我國蔡萬春以總成績118小時5分40秒贏得亞軍,國內選手楊鴻輝以總成績118小時52分44秒拿下季軍。
井上坦言膝蓋已經不舒服1周,但仰賴堅強意志力撐下去,他在第10天比賽途中,有人請他吃冰淇淋,他說,「那滋味這輩子都不會忘記。」
蔡萬春印象最深刻是,在大雨中跑步、身體濕冷,有熱心民眾提供雞湯當補給品,「讓我身體和心都暖起來,撐過最困難的時刻。」
首位抵達終點的女子選手是我國好手賈魯歆,她衝過終點線後、當場落淚。她感謝這兩周選手們彼此鼓勵、沿途民眾熱情加油,才有鬥志完成賽事。
她說,「特別是有個身障的女士騎著改裝機車陪好長一段路,一直加油,這真的很感動、非常難忘。」,
研究機構Longview Economics執行長華特靈表示,
,原油價格可能在未來六至八年掉至每桶10美元,
,因為愈來愈多投資人的目光轉而放在替代能源燃料上。華特靈認為,
,明年影響全球原油市場的關鍵因素之一,
,可能是明年下半年沙烏地阿拉伯國營石油公司(Saudi Aramco)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華特靈表示,
,Aramco最好在油價跌到每桶10美元之前趕快上市。華特靈解釋,
,他不是基於油價會在未來數周或數個月會如此劇烈下跌才做出上述預測。不過長期來看,
,電動車的發展趨勢將大大影響油價的走勢,畢竟有70%的石油是用在運輸上。他說,120年前人們根本沒在用原油,代表原油並非一直是全球經濟的驅動力。重點是某些替代能源正在加快發展速度。國際能源總署(IEA)12日表示,從2018年全球油市前景看來,油價可能不會再升高。IEA在這份報告中表示,全球庫存增加、非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產量增加及石油需求量停滯不前,都可能抑制油價。,
高雄小港機場國際線航班受颱風影響不大,
,今天上午起大多如常起降;國內線班機早上至中午悉數取消,
,1點半過後能否起飛,
,還要視天候狀況。
高雄機場國際線班機上午6點多就順利起降,
,往來港澳、越南胡志明市及韓國釜山的少數班機因天候延遲,
,極少數兩岸直航班機取消。
上午高雄往來金門、馬公、七美及花蓮的班機均喊停。民航局高雄航空站主任朱耀光說,
,高雄雨勢仍大,
,還有打雷,國內線班機下午何時能起降,還要看天氣。,
臉書「屏東公益天地」和「屏東吃喝玩樂」邀集多名兒童賽車車主、在地美食店家及表演團體,
,舉行公益園遊會,
,關懷弱勢。 記者蕭雅娟/攝影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昨天是農曆年前最後一個周日,
,屏東、九如、里港、萬巒等公所利用假日結合在地民間慈善團體,
,發送民生物資和年節紅包逾1700戶低收入戶家庭受惠,
,還有屏東在地人透過臉書社團發起公益活動,
,共同關懷弱勢族群。昨天屏東豔陽高照,
,4個公所同時舉行「春節送暖.歲末關懷活動」,發送1千元紅包壓歲錢以及白米、醬油、沙拉油等民生物資,幫助屏東市、九如鄉、里港鄉、萬巒鄉低收入戶家庭共1702戶安心好年。屏東縣政府社會處表示,今年媒合民間慈善團體幫助低收入戶弱勢家庭,有慈鳳宮、玉皇宮、台灣五府千歲展望會、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雄市靈雲功德會;農糧署認養紅包壓歲錢和民生物資。除了公部門在春節前送暖,民間也處處有溫暖,屏東在地青年人透過臉書「屏東公益天地」以及「屏東吃喝玩樂」粉絲團,在信義國小發送物資給約250戶的弱勢家庭。2個臉書社團除了發送物資,還邀集近20攤在地美食店家、超過12組的在地表演團體,以及近20台的兒童賽車,舉辦一整天公益園遊會,讓弱勢家庭小朋友一同玩樂,開心迎接新年。,
已故蘋果前執行長賈伯斯當年協助創立的新創公司,
,如今已壯大成科技巨人,
,打造出麥金塔電腦、iPhone等改變世界的產品。(美聯社) 分享 facebook 台灣正為總統初選殺伐不止,
,選舉戰鼓頻催。越來越內向的台灣大概不會注意到:國外最近如火如荼的文創大戲,
,許多是為紀念達文西逝世五百周年而辦的展覽與研討會。這些向達文西致敬的活動深具意義,
,即便在科技昌明的今天,
,世人要推動科技與文化創新,
,能向他學習的地方還真多。達文西不僅是一個大畫家。每年數百萬觀光客湧進法國巴黎羅浮宮,就只為瞻仰《蒙娜麗莎》女士的神祕微笑,還有那幅被複製得最多的宗教名畫《最後的晚餐》,或是那張科學又玄密的人體工程圖《維特魯威人》。此外,丹布朗那本改編成電影的暢銷書《達文西密碼》,編織著宗教八卦與神祕符號的情節,更把達文西的神祕形象刻劃在人們心中。 達文西是宗師級的天才畫家,但他流世的確認真品,數量並不太多。他更大的成就,其實是在工程與建築方面;他對自己的定位,也是科技者大於藝術家,這是較不為人知的一面。今天回頭檢視,在達文西所處的文藝復興時代,當時引領時代風騷的義大利,「科學」與「藝術」其實是相輔相成,而不是風馬牛不相及的。這點,深耐人們尋味。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貴族之所以有能力大幅贊助藝術工作,是因為其科技領先當時歐洲其他地區,國力超越他國平均值三成以上。簡言之,科技帶動了經濟發展,藝術又刺激新需求,形成良性循環。義大利的手工藝產業,迄今在全球仍占有執牛耳的地位;而科技與藝術的緊密結合,則成為高端精品產業的基礎。達文西留下來七千多頁的筆記,內容包羅萬象,他企圖利用科學構思來實現人類想像的精細草圖成篇累牘。例如:人駕滑翔機、巨型裝甲車、旋開橋、水面行走鞋等,證明他是不世出的天才,也證明當時科學之蓬勃。當時的佛羅倫斯,有各式各樣的工匠、繪師、土木技師、織紡專家群聚,科技與人文融合無間。這點,就如同我們今天所說的生態系或育成中心。當時執政的梅迪奇家族雖大權在握,但開明而包容。蘋果創辦人賈伯斯欽定的傳記作者艾克薩森,近年也寫了一本新版達文西傳記;兩本傳記的共通觀點就是:科技與藝術可以緊密結合。艾克薩森認為,賈伯斯心態上是個文創業者,只不過不用畫筆,而是搞電腦做他的玩具。iPhone手機上只有一個按鈕,關機後的黑色螢幕可反照出機主自己的面容,兼具科技機巧與哲學禪意。而蘋果早就把「電腦」二字從該公司名稱上刪掉,最近更想挾高科技載體來推動文創(包括影視與娛樂)服務,在在顯示賈伯斯是達文西的忠實信徒。蘋果能引領風騷數十年,掠取消費頂端客戶,其來有自。早年的台灣,科技與藝術是分流的。在升學主義與聯考制度下,音樂課、美術課、工藝課不受重視。當時的加工外銷模式,產業利用相對廉價的勞力做低階外銷產品;藝術則被認為是缺乏實用價值的東西,許多人欠缺基本的美感也不以為意。久而久之,這些缺憾便限制了我們產品設計與品牌經營的能力。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的鬆綁與解放,到後來的解嚴,刺激台灣社會力的蓬勃,帶有一點文藝復興的味道。但政府和產業仍執著於代工外銷,而消費力的提升雖帶動藝術品味,卻未借助文創提升產品附加價值。無論如何,當時台灣有一個重要的價值——包容;執政黨逐漸無法壟斷全局,民間社會爆發了多元意見和能量。但到了本世紀,藍綠惡鬥日甚,政府干預不減反增,如同佛羅倫斯後來的內鬥,終削弱了其生態系的競爭力。台灣今天「科技興國、文創立國」之類的口號震天,但回看達文西年代科技與藝術的蓬勃,富者樂於提供創新機會,智者得以發揮才智巧思,那才是我們要學的!,
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人資長闕河鳴。 闕河鳴/提供 分享 facebook 國發會二年多前推動亞洲矽谷計畫,
,企圖透過物聯網產業,
,打造創新經濟基礎。擔任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人資長一年多的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副教授闕河鳴,
,上任後用急行軍速度大步邁前,
,除了進行亞洲矽谷學院課程虛實整合,
,考慮建立認證機制,
,建立人才資料庫外;健全創新創業生態圈方面,
,今年將再送25名年輕創業家到矽谷創業學校 Draper University 接受三個月創業訓練,
,與Draper University洽談來台直接設校等,
,都讓台灣上空瀰漫濃濃矽谷風。 設物聯網人才庫亞洲矽谷計畫是蔡英文總統重要競選政見,作為驅動台灣下世代產業成長的核心。如火如荼進行二年多,目標七年內達成物聯網「五、100、三、二、一」目標。「五」指的是物聯網產業占5%(現已達4.2%)、「100」則是100家成功新創公司(現已有33家)、「三」是成立三間國際系統整合公司(現有18家具潛力公司、尚未達標)、「二」是二家國際型公司在台設立研發公司(現已有微軟、Google等四間),「一」是成立亞洲矽谷學院(已在2017年11月成立)。2017年11月接任人資長的闕河鳴,頂著美國南加州大學電機工程博士頭銜,因為具業界豐富經驗獲延攬,肩負打造物聯網人才庫,以及健全創新創業生態系兩大重要任務。闕河鳴說,亞洲矽谷學院已經成為台灣公私部門有關AI、IoT、自駕車、AR、VR等領域線上虛擬課程平台,目前已有260門以上課程,也陸續加入實作課程。今年希望進一步深耕,進行虛實整合,希望學員上完課程,通過測驗後進入實作課程,最後取得亞洲矽谷認證,讓高階人才培育更紮實,建立人才資料庫。認證部分,他打算與交大或清大推廣中心合作,讓認證更具公信力。創新創業是政府極力拉抬重點,闕河鳴不諱言台灣創新創業環境仍不夠友善,例如若是一位30歲出頭年輕人有一個很不錯的構想,在矽谷很容易能募集付諸執行,但台灣可能認為這個人應該先到大公司上班學習,很多大公司也未必有相同成功經驗,願意投資,因此政府才成立投資公司,甚至成立基金,試著建構完善的創新創業體系。成立矽谷台灣幫他說,創新創業學習不是單靠學校教育養成,相較國外年輕人很早就切入實務,台灣創新創業人才年紀普遍過大,因此亞洲矽谷中心急著將人才送到國外學習,這兩年包括科技部、經濟部都設很多創新中心,很多大學也有育成中心,希望全力衝刺人才培育。對於打造創新創業人才生態圈,去年8月亞洲.矽谷送十家新創公司到美國創業學校 Draper University 接受三天兩夜的訓練,9月從百位年輕人中海選15位有志創業青年,到 Draper University 接受三個月創業訓練,培育台灣青年創業種子,今年打算再送25個,此舉也讓 Draper University看中台灣培養創業人才企圖心,有意來台設立分校。另一個重點則是建立台灣矽谷幫。闕河鳴說,亞洲.矽谷推出「矽谷台灣幫創業人才交流與推動平台」,已找出50個在矽谷創業有成的台裔或第二代創業家,每年到台灣停留一段時間,由中心配一個專屬祕書,連結台灣創業生態圈,除了意見交流、演講及輔導新創之外,也在台灣尋找可投資的新創公司,增加各種碰撞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