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科產業園爭取3年落戶肇慶 | 兩岸經貿 | 兩岸 | 聯合新聞網 買東西RSSApp粉絲團我的新聞udn family搜尋時尚汽車NBA台灣遊戲國際鳴人堂新鮮事部落格全部願景新聞財經時尚汽車NBA遊戲國際鳴人堂新鮮事部落格元氣話題讀書吧讀小說知識庫電子報基金房地產影音售票網外貿網買東西有設計有行旅捷客聯合文學聯經出版世界日報App 即時熱門要聞娛樂運動全球社會產經股市健康生活文教評論地方兩岸數位旅遊閱讀雜誌時尚汽車購物 兩岸要聞 陸港傳真 兩岸經貿 台商情報 陸港股市 udn / 兩岸 / 兩岸經貿相關新聞鄭州抵制 北京業者退出土地競拍中國大媽再出手 打響財富保衛戰合作基地30個 閩台科技交流深化海口提人民幣2億 鼓勵開發航線京滬深廣杭 2016創意指數前5強北京瞭望/證監會主席生氣了…前海回應 不介入格力經營陸保險業併購 證監會設限愛康集團創始人:現在的創業機會更好上海巡禮/大陸冒險精神 造就網路盛世陸資買德企 歐巴馬罕見頒禁令人民幣走低 焦慮陸客狂買港豪宅中國電科產業園爭取3年落戶肇慶分享分享分享留言列印A-A+2016-12-05 02:15聯合報 特派記者郭玫君/肇慶報導WhatsApp 第14屆「肇慶金秋」經貿洽談會3、4日在廣東肇慶登場。 特派記者郭玫君/攝影 分享 facebook 第14屆「肇慶金秋」經貿洽談會3、4日在廣東肇慶登場,
,54宗投資專案簽約,
,總投資額逾600億元人民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國電科產業園項目,
,經肇慶市委書記賴澤華爭取三年多,
,終於宣布落戶肇慶。肇慶近年力拚產業轉型升級,
,整頓高汙染企業,
,今年肇慶金秋更首度以綠色環保為主題。昨天舉行的首屆「珠江—西江經濟帶沿線城市聯合招商推介會」上,
,兩廣沿線15座城市共同發布「保護西江綠色發展—肇慶宣言」。珠江—西江流域上接雲貴、縱貫兩廣、下通港澳,歷來是連接西南和華南的黃金水道。「宣言」意在共同保護好西江水資源,保障流域內生產、生活、生態用水安全,協調發展綠色環保產業,促進兩廣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賴澤華在開幕式上致辭表示,肇慶是廣東西進和大西南東靠的戰略要地。隨著大陸一帶一路戰略發展,廣東加強粵桂黔區域合作,大力拓展大西南和東盟縱深腹地;大西南地區向東對接珠三角,可進軍粵港澳大市場。肇慶近年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以肇慶新區為主戰場,投資逾百億元的啟迪環保科技城專案,打造占地5000畝的珠三角環保產業創新創業高地,力爭到2020年全市環保產業產值逾500億元。近期,肇慶還將與丹麥簽訂在肇慶新區共建「中丹(啟迪)環保科技城」協議。此次肇慶金秋簽約項目中,最受矚目的是中國電科產業園項目落戶肇慶。中國電科擁有15萬名員工,65%是科技人才,其中有11名院士;14年來保持20%以上的年成長率,去年營收超過1600億元,首度進入世界500強。中國電科肇慶產業園將根據中國電科承攬的大陸重大科技專案「天地一體化資訊網路」,建設地基資訊港,打造集科技創新、智慧製造、資訊服務於一體的產業發展平台,引領肇慶電子資訊產業發展。,
蔡依林演唱會遇「阿嬤代排部隊」。圖/凌時差提供 分享 facebook 蔡依林從去年12月30日起,
,一連在台北小巨蛋舉辦「Ugly Beauty2019-2020世界巡迴演唱會」,
,昨(5)日迎來最後一場,
,不過就有網友表示,
,自己在進場前發現,
,一整排阿嬤在現場排隊購票,
,疑似有代排嫌疑,
,影片曝光,
,引來網友正反評論。原PO在臉書社團「爆怨公社」上傳一段影片並寫道,「阿嬤們都聽Jolin,真潮啊!一看就像是代排。」影片中可見,現場排隊購票的民眾,出現許多老人家,工作人員發現黃牛的「代排部隊」,立刻上前強調「買票就要進場不可以換」,阿嬤們聽完各個點頭答應。 貼文一出,網友留言表示,「睜眼說瞎話,阿嬤呀母湯做黃牛啦!」、「超扯欸搖滾區代排」、「代排也太扯」、「真正賺的也不是阿嬤,是代排業者」、「黃牛幫兇」、「潮啊,歷久不衰的行業。」不過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代排還好吧!人家就想花錢請人買票,且遵守規則排隊有什麼不對嗎?」、「是不能阿嬤幫孫子孫女排嗎?」、「工作人員看得出這些是代排,但口氣和態度不能好一點嗎?」、「人家也照規矩排,兇他們幹嘛?怎不實名制或直接抓背後操控的人」、「代排我還可以接受,黃牛就很毋湯」、「代買可以接受,她們又不是插隊,兇什麼?」原PO事後在留言底下貼出照片指出,「阿嬤們最後沒買票,直接走人了。」此外,多數網友都希望購票可以實施「實名制」,不僅能杜絕黃牛,粉絲也能如願買到票。蔡依林演唱會遇「阿嬤代排部隊」。圖擷自facebook 分享 facebook,
本報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美中有望重啟貿易談判,
,加上市場傳出美國擬延長華為禁令寬限期,
,激勵美股三大指數上周五(16日)強彈。內外資法人預期,
,在國際動態出現正向訊息之際,
,台股挾投信作帳、官股進場、台商資金回流等三大內資作多勢力,
,有助啟動向上攻堅的反彈行情。台股上周一度受國際利空衝擊而回測年線大關,
,隨著負面消息快速消化,
,上周五大盤回神,
,終場以10,
,420點收市,上漲93點。 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facebook 美系外資表示,受市場消息渾沌影響,熱錢由股轉債的趨勢並未終止,牽動上周外資持續調節台股,但內資信心堅強積極進場,助攻台股表現優於亞股。在短線利空消息緩解下,內資主導的推升力道有望更加顯著。外資認為,投信作帳、官股護盤和台商資金回流買盤,是當前撐盤三股勢力。投信操作的台股基金,在上半年已繳出不錯績效;此波大盤回檔,投信也逆勢低接拚排名,迄今有高達九成五的基金績效均優於大盤走勢。證交所統計,上周外資大賣台股期間,投信逆勢買超逾20億元,累計8月以來淨買超15億元;截至16日為止,目前核備的142檔台股基金,僅七檔績效落後台股未還原權息(漲幅約7%),平均績效超過23%,排名第一的安聯台灣智慧基金,更大漲33%。具趨勢利基的5G、PCB、半導體等電子中小型股,尤其受投信偏好,如華通、建準、嘉聯益、欣興、台燿等個股,8月來均獲投信買超均逾3,000張,是投信操盤手比拚排名的押寶重心。此外,八大官股行庫為首的政府買盤上周買超71億元,累積8月以來11個交易日僅一天賣超,總買超金額達217億元。台商資金回流則在15日境外資金匯回專法上路後,銀行、券商通路透露已有首批資金搶先匯回,成為16日助升新台幣的買盤之一。凱基開創基金經理人顏克丞表示,台股目前股價淨值比約為1.62倍,評價面並未偏高,加上大盤融資水位約1,290億元,籌碼呈現中性,在資金動能依舊強勁且擁有殖利率及評價優勢支撐下,台股仍具備指數向上空間。,
美國大規模監聽引起國際社會抨擊,
,德國與巴西1日向聯合國大會提交草案,
,敦請各國共同保障數位時代的隱私權。歐洲與南美各國亦在研擬相同草案,
,希望隱私權能在國際法的規範下得到維護。
根據吹哨者史諾登最新揭露的美國竊聽消息,
,巴西總統羅賽芙與德國總理梅克爾都是美國國安局(NSA)監聽的對象,
,其中梅克爾的手機更遭美國監聽逾10年之久,
,據悉自2002年尚未成為德國總理時就已開始,
,直到美國總統歐巴馬6月訪德前才被刪除。
德國《明鏡周刊》指出,不只德國總理手機遭竊聽,美國國安局更將美國駐柏林大使館做為情蒐中心;甚至法國、義大利與西班牙等國也相繼「淪陷」。不僅美國的歐洲友邦遭美秘密監控,鄰近的南美元首也是情蒐對象。
消息指出,墨西哥前總統的電郵信箱曾遭到入侵、巴西總統羅賽芙與民眾的訊息亦遭秘密監控,對此總統羅賽芙除了延後訪美行程,更痛批美國的做法「侵犯國家主權」、違反國家友好關係。
雖然情報偵蒐實屬國際常態,對於美方大規模的監聽、監控行為,多國已經忍無可忍,德國與巴西1日向聯合國大會提出草案,呼籲世界各國終止過度的電子監控、資料收集或其任何過度侵入隱私的行為,以共同維護數位時代的隱私權。
羅賽芙在推特上表示,「我們將網路隱私權視作人權的一部分,維護網路人權應作為聯合國討論案的第一優先,不可如同美國任意侵犯。」
據《BBC》報導,美國的監聽計畫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後,歐洲與拉丁美洲國家也正在起草相同決議,希望促請聯合國大會193名會員重視監控通訊行為,對人權可能造成的危害。決議草案將於本月進行表決,希望各國能遵守國際法規,保障人民應有的隱私,雖然即使決議通過也不具強制力,但若得到相當的支持,仍能發揮些許約束力。
自從監聽梅克爾事件爆發後,德國政府就積極與史諾登聯繫,稍早綠黨議員史卓貝勒已與史拓登在莫斯科會面。據《明鏡周刊》31日報導,史諾登願意在監聽事件上提供德國協助,甚至可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前往德國,在法庭面前作證。【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媒體圈有一句名言:「想害一個人,
,就勸他去辦雜誌。」為什麼是辦雜誌而不是辦報紙或拍電視電影?因為以前一般人要辦雜誌還有可能,
,要辦報紙或是拍電視電影的難度就太大了,
,基本上做不到。但是科技進步帶來改變,
,現在要辦報紙或是拍電視電影,
,一般人也有機會做到了。結果呢?果然很多人「被害」,
,尤其是被拍電視電影所害,
,因為拍片的成本一向超高、但是收視率與票房卻很難預測,往往要到播出當天,才知道「下場」,風險奇高。 不過隨著科技繼續進步,這個情況也有了改變:一方面,大數據專家宣稱最新模型已經可以預測收視成績,而且準確率超過九成;另一方面,影視製作已經越來越重視研究數據,逐漸邁向科學化。日前在「中國國際影視節目展」的論壇上,央視市場研究公司(CTR)分享研究發現:一般商業產品100%都會進行前測,但是大陸電視節目播出前有測試的居然不到1%,結果是新節目的淘汰率高達了80%,而熱播劇只佔了5%。相較之下,英國在節目正式推出之前,會特別針對觀眾收看動機、討論話題、持續收看原因、繼續收看動力等進行研究。CTR也推出了可以讓觀眾即時體驗、即時評價的測量工具,直接找出觀眾收視的興趣點及障礙點,使用的工具除了傳統的觀眾主觀回答,還結合了腦神經科學,測量觀眾收看時的大腦皮層電波反應,分析節目與戲劇的核心賣點,進而提出收視潛力評價體系。CTR指出,獲得高評價的影視內容,有92%都獲得了高收視,顯示這套評價體系可以降低拍片的風險。有趣的是,這套評價體系發現影視專業人士跟一般觀眾的評價之間呈現弱相關(決定係數R2只有0.1731),這特別值得一向比較相信專業人士而忽略觀眾意見的圈內人警惕。CTR的分享令人印象深刻,顯示收視研究邁向了新的境界。在此同時,台灣的意藍資訊等大數據團隊,也宣稱在預測收視方面獲得了可觀的突破。兩岸最新發展目前都以業界的應用為主,成果細節還沒有完全公開,未來如果可以相互交流,並且結合學術研究以昭公信,從而擴大推廣,絕對更有助於影視製作的科學化。,
阿聯酋航空首席商務長提里.安蒂諾理(中)昨日宣布,
,阿聯酋航空5月自台灣飛歐洲票價11,
,380元起,
,即可飛往巴黎,
,幾已是其他航空票價的半價低。 記者陳景淵/攝影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阿聯酋航空5月啟動A380超大型客機直飛台北與杜拜,
,祭出國內航空飛歐洲的一半票價、累積哩程還可兌換美國道奇隊入場票,
,挾大客機、低票價的高性價比優勢,
,點燃台灣飛歐洲戰火。首席商務長提里.安蒂諾理昨(2)日宣布,為做大台灣飛歐市場,將杜拜成為台灣飛赴歐洲的樞紐,阿聯酋5月飛歐票價11,380元起即可飛往倫敦、巴黎,為期一個月,幾已是華航飛巴黎的一半價。阿聯酋航空昨日首度公開來台營運二年的成績,據統計,自2014年2月台北、杜拜開航,累計旅客數達近45萬人次,台北飛杜拜21萬7,700人次,杜拜飛台北21萬7,500人次,其中台籍旅客占六成、歐洲及中東旅客占四成以下,高達85%的客人都在杜拜中轉至其他地。提里.安蒂諾理認為,台北與杜拜兩地很類似,都富有觀光知名景點、都有世界級的高塔、也都有鼎泰豐;目前欠缺的是,中東及歐洲旅客對台北觀光仍不熟悉、台北對中東的觀光亦有待開發。阿聯酋航空的著力點,便是以高性價比的航空優勢,「增加供給量來創造需求量」。阿聯酋航空企圖吸收台灣在香港轉機的客群,提里.安蒂諾理強調杜拜在波灣、歐洲具樞紐地位,昔日台北飛里斯本,要先轉香港、再到巴黎轉機進入;若飛杜拜,可直接從杜拜直飛里斯本,節省更多飛航時間。面對華航、長榮航深耕歐洲線,阿聯酋航空此次藉由開航A380客機,同步調降機票售價,搶攻歐洲線路。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張志軍訪台最後一日,
,接連取消三項原定行程,
,顯然是受高雄潑漆事件的影響。意外的是,
,在如影隨形的民眾示威中,
,除了維安員警和抗議群眾數度發生推擠衝突,
,昨天竟在鹿港天后宮上演了本土抗議者和地方民眾的流血事件,
,讓人遺憾。
比起二○○六年陳雲林訪台時民進黨主導的激烈抗爭,
,這次,民進黨放棄了街頭路線,陳菊與張志軍會面表達了台灣人追求民主、自由的心聲,張志軍也答以尊重和理解。然而,民進黨好不容易戒掉的「街頭」,在台聯、公民團體、學生的合力「接棒」下,竟演出失控的激越場面,是始料未及。
民進黨這次放棄街頭行動,未必是突然神智清明而洗心革面,而是在追求執政的務實思考下,決定選擇更符合多數民眾期待的理性路線。試想,八年前那場丟汽油彈、推倒陳雲林的抗議,民進黨固逞了幾日之快,但是,其後耗費多年時光都難以洗去汙點。若民進黨費了八年才領悟激越的抗爭無助於兩岸的和平競爭,那麼,台聯、學生和公民團體卻爭相步上民進黨的「老路」,是覺得雞肋太可惜嗎?
看昨天鹿港天后宮的流血衝突,明知張志軍已取消訪問,在場部署的學生和群眾卻不肯離去,甚至堵在進香團鑾轎前阻道,因而引發廟方人員與香客的不滿,雙方大打出手。如此,一場抗議大陸來客的活動,竟演成島內人民自己打成一團,若非太過魯莽與愚昧,難道是聰明仁智?
太陽花學運激發學生及群眾的抗議熱情,但無論如何,手段的正當性和目的的合理性仍必須講究。試問,如果賴清德在上海被潑漆,台灣人民會覺得可以「唾面自乾」嗎?那麼,學生在大學校園向張志軍潑漆,又意欲何為?,
台北市長柯文哲。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柯文哲政治聲量下滑,
,顯然政治魔咒是適用所有的人。當政治人物開始政治算計之後,
,個人的政治地位就會被看破手腳,
,而為了穩住政治地位,
,就會有更多的政治算計,
,就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
,讓每一個政治人物都自然的顯形。柯文哲最受媒體青睞時是在台大擔任醫生,
,因為他敏銳的觀察常能突破盲點,接著在競選台北市長時,藉著擺脫藍綠的白色力量,讓自己登上市長大位;但為什麼競選連任時會這麼困難呢?很顯然,柯文哲已經披上政治人物的外套,許多發言已經有政治算計。最後,選擇組黨,就已將最初的柯文哲打回原形,讓自己成為另一個政治魔咒的驗證者。柯組黨,讓人看破手腳,因為: 一、選擇抄捷徑,暴露投機的性格:柯文哲要參選總統本來就天經地義,社會也會有一定的支持,畢竟在藍綠惡鬥中,民眾會期待另一種選擇,但柯文哲拋棄連署卻選擇組黨,不管是否因為時間因素,總難以跳脫投機的批評,尤其還加上與郭台銘、王金平的結合傳聞,就更坐實這樣的想像。二、沒有完整的政治規畫:一個成熟的政治人物,對自己應有完整規畫,而不是隨時空環境而有不同做法;這次大選,柯就是缺乏完整政治規畫,才會出現組黨這樣抱佛腳的做法,如果對自己未來有規畫,有選舉資源與治國人才做後盾,就不會有這麼突兀的動作。三、提不出令人感動的願景:柯文哲要在藍綠惡鬥中殺出血路,就必須有更精闢與感動人的論述,但他在成立政黨時的談話,卻讓民眾期待落空。許多民眾對於政黨的厭惡已達極限,尤其在韓國瑜現象與蔡賴之爭後,柯文哲原本有最好的戰鬥位置,沒想到他卻選擇最令人失望的一條路。或許,這可以保護他的政治資源,就像李登輝、陳水扁一樣,只是政黨如果沒有願景,最後只會是個人的保護傘而已,對於國家與民眾毫無助益。每個政治人物都可以有政治算計,但民眾卻沒有全盤接收的義務!,
今年的二合一選舉即將登場,
,基本上可能出現以下七種情形。第一種情形,
,是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獲得超過半數的支持,
,而民進黨立委在立法院單獨過半數,
,也就是完全執政;第二種情形,
,是蔡英文獲得五成以上選票,
,民進黨立委在國會為最大黨,
,若加上其他屬於綠陣營政黨的立委,
,仍可形成綠色完全執政;第三種情形,是蔡英文雖贏得總統大選,不過選票未過半,但民進黨立法院享絕對多數席次;第四種情形,是蔡英文以相對多數贏得大選,民進黨是立法院第一大黨,但席次未過半,必需靠時代力量、親民黨或是無黨籍的立委,才能享有立法院的多數。第五種情形,是國民黨朱立倫後來居上,贏得總統選舉,但民進黨在國會是第一大黨,同時還享有過半的席次,這基本上就是半總統制(semi- presidentialism)中標準的共治(co-habitation),朱立倫可能要考慮任命民進黨人士或是為民進黨所能接受的無黨籍人士擔任行政院長;第六種情形同樣是假設朱立倫在總統選舉中獲勝,國會第一大黨的民進黨未過半,但卻能夠和其他綠陣營的友黨,在立法院形成多數,這仍然屬於共治的情況;第七種情形是朱立倫當選總統,但國會第一大黨是民進黨,不過國民黨加上可結盟對象的新黨及無黨籍席次,超過民進黨,拿到組閣的門票。目前評估,後三者的可能性非常低,前四種的組合則機會甚濃,而這些組合都會衝擊我國目前的憲政體制。由於這是二合一的選舉,立委選後馬上就任,但新當選的總統要等四個月後才就職,因此若是民進黨或是泛綠陣營政黨在國會是多數,仍然在位的跛鴨總統馬英九是否如他過去承諾地更換行政院長?最新訊息顯示,馬總統傾向改派國會多數可接受的人選出任行政院長,以避免新國會對舊內閣的杯葛。我們要求蔡英文在選前就對此可能的發展表明立場。如果民進黨在國會過半,政府是否應立刻轉軌為雙首長制?此外,身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是否該自己出任行政院長,先為五二○後執政暖身,但如此一來府院關係又該如何拿捏,難不成馬英九應提前交出政權?中華民國憲法設計不夠嚴謹,為了節省開支而讓立委與總統選舉同時舉行,不僅有可能導致憲政危機,選舉結果也可能形成授權(mandate)無法落實。中選會不應僅考慮選舉的技術層面,而忽視兩項選舉同時舉行可能帶來的政治混亂。另一件蔡英文應要釐清的事,就是她在選舉期間,常提到民進黨若是勝選,不會「整碗捧去」。但個人以為若民進黨在國會過半,蔡英文當然要「整碗捧去」,而不要再搞什麼「執政大聯盟」,完全執政請完全負責。最後,蔡英文主席在訪問美國及總統辯論時,將自己的兩岸政策定位為維持現狀。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在總統大選前的黨代表大會,固定會制定黨綱,做為候選人未來施政的指導原則。民進黨目前仍有台獨黨綱,蔡英文主席也曾表示台獨是年輕世代的「天然成分」,因此基於政黨政治及負責任的態度,希望蔡主席在贏得選舉後就宣布台灣獨立,而不是將年輕人帶上台獨的列車,將他們留在車上,自己卻改口要維持現狀,為了執政而找藉口下車,這是不道德的行為,也絕不是未來總統應有的風範。(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關中心美歐所研究員),
分享 facebook 遭通縮摧殘最深的,
,莫過於日本。廿年的通縮,
,導致經濟失落廿年;年輕人念茲在茲的,
,就是如何縮衣節食,
,勉強過苦日子,
,竟也塑造了一種新的生活模式。幸賴安倍痛下決心,
,立下通膨二%的目標,
,用盡一切手段,
,好不容易今年有望企及二%的通膨,
,經濟也因而漸見起色。可怪的是,全球竟有一國張開雙臂歡迎通縮,連經濟學者也高呼通膨最好能達負值。更可怪的是,這竟是在日本臥榻之側,長年親睹日本慘況的台灣。儘管通膨已幾近於零,但任何大眾關切的物品漲價或僅只是醞釀漲價,即驚惶失措,一面奔走呼號,一面瘋狂搶購。不僅市井小民如此,廟堂之上的袞袞諸公更視漲價為洪水猛獸。放眼全球,除了碩果僅存的共產國家,如北韓,還真難找到一個從水價、電價、學費、鬍鬚張魯肉飯,乃至國內外學者專家的鐘點費都無所不管,完全不知市場供求為何物的國家。台灣乃與安倍走了相反的道路;一切價格下跌好談,上漲就千難萬難。因而日本不幸受內外環境交逼,走入了通縮泥淖。台灣竭盡一國朝野之力,大步向通縮邁進。其後果就是經濟動力日漸衰餒,實質薪資連年倒退,百業欲振乏力,儘管依購買力平價計算的每人所得及實質薪資遠高於日、韓等國,大陸更不足論,但人才、企業仍然汩汩流失,不斷向下惡性循環。通縮本就令人聞之色變。物價穩定而持續地下跌,一方面代表經濟走向萎縮,一方面則讓民眾暫緩購買商品,觀望等待價格進一步下跌,於是百業走向蕭條、勞工大量解雇、工資下降,形成惡性循環。日本就是一個令人驚心動魄的實例。相反地,稍具簡單經濟知識者均知,穩定而緩步上升的物價,是整體經濟運作、企業成長的催化劑。只要在二、三%之譜,都是健康的。若台灣也揚棄通縮膜拜,像安倍一樣全力追求二%通膨,庶幾可打破停滯僵局,讓市場供求自由調節,企業可盡情發揮所長,資源有效利用,怎知不會更甚於日本?這次搶購衛生紙風波,固出於國際紙漿價格上揚,以進口紙漿為主要原料的衛生紙本應如實反映成本。但業者出於無知,或者為了探測市場反應,先將三月漲價的訊息透露給下游量販店,再透過社交網站大量傳播,形成搶購熱潮,波及紙尿布等其他紙漿製品,使整個社會騷動。此與銀行擠兌現象如出一轍。適當的反應之一,是立刻要發布訊息的廠商調漲價格,消除預期心理,大家儘管不滿,但風波立止。反應之二,是立刻由政府出面無限量供應平價衛生紙,三、五日之內,搶購亦將停止。但官員採取第三種反應,宣示三月中旬前不漲價,間接證實了廠商的預告,而使搶購風潮一發不可收拾,更煽起了全社會一片通膨怪獸即將來襲的恐慌。痛定思痛,官員們固須從中汲取,任何突發的騷動,都能以最有效的方法及時因應,這是治標之道。其二,應趁此時機,調整自我心態並教育民眾,台灣不應歡迎通縮,反應戒慎恐懼,亟亟以達到二%以上通膨為當前急務,上下一心共同追求。(作者為經濟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