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AMG」超級財報襲台。帶動美股在今年頻創新高的臉書(Facebook)、蘋果(Apple)等重量級企業,
,將陸續公布財報,
,上季業績可望繳出亮麗成績單,
,受此激勵,
,包括華通、聯電、元太等15檔供應鏈個股,
,將成為台股多頭人氣新焦點。台股權王台積電1,
,815億元現金股利剛發出,
,市場期待外資股息再度回流,
,加碼台股,不料外資開始轉買為賣,昨(21)日不僅在現貨市場再度賣超48億元,同時,在台指期未平倉淨多單下降至近期新低、選擇權未平倉淨空單增加突破5萬口,外資概念股台積電、日月光、大立光等開低震盪。外資似有獲利了結出走跡象,行情拉回整理,更使接下來的FAAMG財報,成為凝聚多頭人氣的重心。台新投顧總經理李鎮宇指出,FAAMG指的就是美股市值前五大的科技股,包括臉書的F、蘋果的A、亞馬遜(Amazon)的A、微軟(Microsoft)的M、Google的G,這也是帶動美股頻創新高的動能。就深度意涵來說,代表AI(人工智慧)、雲端、創新、社群等領域,反映下一個世代的全球科技縮影,以科技創新來反映公司投資價值,台股上市櫃公司躋身相關供應鏈,也將是未來業績成長動能的保證。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分析,備受矚目的FAAMG財報,微軟今日凌晨率先登場,Google訂在24日、臉書與亞馬遜27日、蘋果則在8月2日。這五大全球科技巨擘第2季財報,預估幾乎都較去年同期、上季成長,華爾街甚至出現Google、蘋果第3季財報也將持續成長的說法,反映在台股供應鏈上,意味傳統旺季將如期報到,帶動營收獲利持續成長。雖本土法人也跟進外資腳步,買盤縮手或開始轉賣,但過去十個交易日中,仍逆勢加碼的FAAMG股,包括華通、美律、TPK-KY、鴻準、聯電等15檔,頗受市場矚目。 圖表/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facebook,
為減輕北市失業家庭的經濟負擔,
,讓失業勞工子女能安心就學,
,北市府勞動局今年將降低補助標準,
,從原本的家庭綜合所得總額114萬元以下,
,放寬為148萬元以下,
,將有更多民眾受惠。
勞動局表示,
,新的補助標準9月上路,
,103年學年度仍在學的學生,
,都可適用。
勞動局勞科長梁蒼淇表示,為方便民眾申請,原本申請文件需檢附戶籍騰本,如今將放寬為,檢附戶籍騰本影本即可,省去民眾的負擔。
勞動局表示,申請人只要符合設籍北市、非自願離職失業未滿6個月、101年度家庭綜合所得總額在148萬元以下、子女就讀國內高中職或大專院校,且未領有其他政府單位提供之就學費用補助或學雜費減免者,即可提出申請,其中公私立高中職最高上限2萬元、公私立大專院校最高4萬元。,
鴻海攜手夏普切入上游零組件,
,展現「全球代工第一霸主」的氣勢,
,讓和碩、緯創等其他蘋果代工廠壓力更大。業界則認為,
,鴻海實力更強之後,
,其他代工廠要搶蘋果訂單,
,只能靠殺價一途,
,反而讓蘋果趁勢撿到便宜。業界分析,
,鴻海透過吸收夏普的資源,要與蘋果代工對手和碩、緯創區隔出自己的獨特「地位」,從關鍵零組件到下游組裝都由鴻海包辦。緯創曾參與蘋果iPhone 5c組裝,今年上半年更傳出加入iPhone 6s量產行列,成為鴻海、和碩以外,iPhone第三家組裝代工廠。不過,隨著鴻海收購夏普只差臨門一腳,未來緯創的蘋果訂單恐將受到影響。緯創不願評論客戶訂單。法人認為,緯創原本就不是蘋果主要代工廠,未來鴻海成功收購夏普後,恐將削減緯創的蘋果訂單,緯創唯一的反擊方式,只有降低代工價格,透過讓利爭取訂單。法人表示,蘋果組裝訂單的毛利率愈來愈低,尤其緯創目前僅能組裝蘋果低階機種,若再降價讓利,將影響緯創獲利表現。但為鞏固第三家組裝廠地位,降價恐怕是唯一策略。,
馬政府為擴大台灣經濟規模,
,正全力構思拚經濟,
,醞釀開放國外「三師」來台,
,與台灣「三師」合作執業。副總統吳敦義昨天也說,
,未來應透過兩岸兩會協商,
,讓律師、會計師與建築師「三師」,
,都能在中國大陸取得資格,
,在中國大陸發光。
吳敦義與內政部長李鴻源、新黨主席郁慕明昨出席建築師節慶祝大會,作上述表示。對此,郁慕明受訪表示,目前大陸尚未開放台灣會計師、律師及建築師登陸,因此有不少建築師想登陸取得執照執業,他已成功協助七十多位建築師在大陸取得執照資格並執業。
據了解,行政院長江宜樺最近召開財經首長會議,會商自由經濟示範區,也曾與財經首長討論,規劃外國會計師、建築師、律師來台與我方聯合投資執業構想;馬總統主持府院擴大財經首長會議,也觸及此一領域議題。,
台積電3月營收即將出爐,
,根據財務預測,
,台積電上月營收須達千億元,
,才能達成單季預估2,
,486-2,
,516億元目標。瑞信等七大外資領先發布預測,
,除看好台積電3月營收首度登千億元,
,單季營收創高,第2、3季業績「逐季增」態勢也確立,將引領台股財報行情。台積電前二月受蘋果iX銷售不佳影響,累計合併營收1,443.8億元,年減2.5%。台積電設定上季營收目標為84億至85億美元,匯率基準1美元兌29.6台幣計算,單季營收約新台幣2,486.4億至2,516億元,上月營收至少應1,042億元才能達標。瑞士信貸、摩根大通、滙豐、花旗、摩根士丹利、大和資本與美林等七大外資券商,近期領先發布台積電與半導體供應鏈訪調成果,依當前產業市況,預測台積電上月如期突破千億元、達成財測目標機率高,其中滙豐、摩根大通和花旗直指,蘋果手機動能雖然疲弱,但虛擬貨幣推升特殊應用晶片(ASIC)需求強勁,將助陣台積電上半年營運。滙豐銀行分析師裴拉友(Steven Pelayo)表示,虛擬貨幣將在上季為台積電帶來4億美元收入,較去年第4季的4%提升,約占單季營收5%,並預測每股純益(EPS)達3.53元,營收、獲利雙挑戰高點。摩根大通證券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哈戈谷(Gokul Hariharan)指出,全球最大的挖礦機製造廠比特大陸(Bitmain)發展專門挖掘以太幣的ASIC晶片,加上輝達開發AI晶片、聯發科投產,三方需求支撐台積電動能強勁至第2季。哈戈谷預期,台積電本季營收成長,其他包括美林、花旗、瑞信、大和資本及摩根士丹利等,也預期台積電第2季營收優於第1季,第3季受惠智慧手機拉貨,將達全年高峰,逐季成長確立。目前最樂觀看本季營運,是美林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程翔,預估台積電營收季增5%,達2,600億元,將比去年同期成長二成。外資圈共識是本季季增2.1%,約2,538億至2,568億元,有機會挑戰連二季攻頂。七大外資看台積電業績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facebook,
網石棒辣椒(6468)昨(17)日宣布旗下經漫威授權的手機遊戲《MARVEL Future Fight》正式改版,
,新增漫威系列驚奇女士、女索爾與血蜘蛛等超級英雄,
,以強化玩家黏著度,
,搶占遊戲商機,
,挹注業績成長。網石棒辣椒指出,
,去年營收超過3億元,
,優於業界平均水準。為因應市場變化及玩家多樣化,
,正積極尋找海外深具潛力的遊戲,
,今年產品策略將調整為代理發行及全球營運等兩大方向。據了解,網石棒辣椒預計今年首季推出南韓營收排行第一名的手機遊戲《RAVEN》,後續還有專為女性開發、夢幻般的少女手遊《Miracle Nikki》,以及享譽全球的《石器時代手機版》等,每一季都會推出新款人氣遊戲。網石棒辣椒過去以手機遊戲《全民打棒球》打出名號,隨著市場競爭劇烈,去年上半年每股純益僅1.47元,較前一年每股純益5.07元大幅衰退。,
平價服飾品牌H&M在瑞典推出網購服務時,
,Google搜尋引擎事業才剛起跑,
,但15年過後,
,H&M美國粉絲仍在引頸企盼早日能從公司的網路平台買到喜愛的服飾。
H&M曾兩度延後推出美國網購服務,
,假如這次順利,
,將在8月進軍全球最大的服飾網購市場,
,方便美國消費者只要敲指尖便能買到12.95美元的斑馬紋芭蕾平底鞋或59.95美元的風衣。
H&M自2000年在曼哈頓開設第一家美國實體商店以來,
,美國已成為該公司第二大市場,
,去年營收達19億美元,
,占總營收9%。
H&M亟欲從對手Zara母公司印地紡(Inditex)奪回市占,卻因延遲進入美國網購市場而錯失營收機會。印地紡2006年取代H&M,成為歐洲最大成衣零售業者後,過去三年來銷售成長皆凌駕H&M。
Stifel Nicolaus駐紐約分析師傑斐說:「H&M太晚加入美國派對,這次推出網購服務,第一天就得勢如破竹。」
研究業者EMarketer估算,2011年來美國成衣與配件網購市場已成長44%至540億美元。Zara在2010年較H&M晚推出網購服務,但目前網購市場已增至23個,遠勝於H&M的八個。
H&M在美國有近300家商店,擴及數十座大城,對許多美國消費者來說,在網路缺席不算嚴重。不過在蒙大拿、內布拉斯加與其他14州,H&M並沒有實體商店。
H&M表示,需要更多時間籌備網購事宜,以因應安全與物流問題,並將網購延宕歸咎於美國市場的龐大規模與複雜性。
雖然好事多磨,但美國銀行美林指出,H&M在美國穩定成長,意味已發展出強烈品牌辨識度,即使在沒有實體商店的城市也是如此,後勁需求看增。雖然H&M網購尚未在美國起跑,美國網站已占該公司網路總流量的20%。
美林分析師估算,H&M下半年美國營收可望躍增10%以上,新的網路商店將在2015年度起為同店銷售助攻。,
陳男(50歲)及黃男(43歲)在屏東縣新園鄉溺水,
,搶救上岸時已無呼吸心跳,
,經送醫人仍不治身亡。 圖/屏東縣消防局提供 分享 facebook 屏東三名中年男子昨天中午到屏東縣新園鄉烏龍抽水站附近一處廢棄魚塭撒網捕魚,
,黃姓男子抽筋溺水,
,陳姓男子下水搶救,
,雙雙沉入水中,
,被搜救上岸後已明顯死亡。當地居民說,
,烏龍抽水站附近有大排和數處廢棄魚塭形成的滯洪池,因水裡有不少活魚,常吸引許多民眾前往捕撈,但平靜的水面下究竟藏了什麼危險卻沒人知道。不少居民目擊外地民眾網魚都會提醒很危險。 屏東警方調查,吳姓男子(五十九歲)昨天上午十一點駕車載黃姓(五十歲)及陳姓男子(四十三歲),抵達新園鄉烏龍抽水站附近一處廢棄魚塭捕魚,沒多久就發生意外,黃、陳溺斃。吳姓男子說,黃帶著漁網下水撒網捕魚,疑因腳部抽筋在水中求救,陳見狀就急忙下水救人,但可能不諳水性,也一起溺水,他立刻報警。消防局救護人員據報趕抵,黃、陳已沉入水中,經出動兩艘橡皮艇搜索,上午十一點四十五分先找到陳,一個小時後再尋獲黃,但兩人已無生命跡象,送醫搶救仍不治。警方調查,三人是第一次到該處捕魚,初步研判是意外,已報請檢方相驗。,
全球超級電腦五百強排名日前在德國法蘭克福會議期間發布,
,中國自主生產的「神威.太湖之光」榮膺榜首,
,超越使用英特爾晶片的「天河二號」,
,也勝過排名第三的美國「泰坦」。「神威」一分鐘計算能力,
,相當七十億人用電腦計算卅二年,
,德媒稱「兵馬俑軍團」創造新奇蹟。環球時報報導,
,中國超級電腦領域權威專家張雲泉說,
,核心處理器的自主化過去是中國的一大弱項,
,但美國的晶片禁運剛好逼使中國研製出完全國產的處理器,「這是中國製造成功轉型的一個象徵」。這次榜單前十名除了「神威.太湖之光」與「天河二號」外,第三到第十名依次為,美國的「泰坦」與「紅杉」、日本的「京」、美國的「米拉」和「三一」、瑞士的「代恩特峰」、德國的「花尾榛雞」和沙烏地阿拉伯的「沙欣II」。「超級電腦:中國超過美國!」德國IT專業雜誌「Heise」網路版廿日以此為題報導,並刊登了一張秦朝兵馬俑的照片,「全球超級電腦大會伴隨著一聲巨響啟動:中國在全球超級電腦五百強榜單上,不僅占據超級電腦的前兩名,兵馬俑軍團還以數量和整體性占優。」德新社報導,「神威.太湖之光」,浮點運算速度為每秒九點三億億次。華爾街日報報導,「神威.太湖之光」的運算速度為排名第二的「天河二號」的兩倍,是目前排名第三的美國「泰坦」超級電腦系統的五倍。全球超級電腦五百強榜單由國際「TOP五百」組織每半年公布一次,在德國和美國輪流舉行。二○一五年初,中國在榜上的超級電腦只有卅七台。二○一五年十一月,中國上榜的電腦猛增到一百零九台,超過歐洲與日本,排名第二。又過了半年時間,中國入榜的超級電腦數量達到一百六十七台,世界第一。德國電視台報導,中國從默默無聞的入榜者,不到十年時間,一躍成為世界超級電腦榜首;超級電腦向來是美國在高科技界的領先者,現在落後中國,勢必企圖重新奪回這個位置。,
共和黨可能已決定要提高舉債上限,
,且不附帶條件,
,但細節則仍不清楚。他們的敲詐戰術可能就此結束,
,但也未必,
,因為舉債上限只得到非常短期的延長。達到上限的威脅仍在,
,尤其是如果政府「關門」所造成的政治情勢繼續對共和黨不利的話。
如果舉債額當真達到上限,
,那該做何種選擇?你可能會認為根本就沒有好的選項,
,因此問題便在於那一項壞選擇造成的傷害最小。
現在政府方面堅持沒有任何選項;因此如果舉債達到上限,
,美國政府便將全面倒債,這時將會是個什麼樣的情況?
去年財政部的一份報告指出,舉債達到上限將會締造一種「延遲支付的機制」:所有帳單都得等到政府有現金時才會支付,包括聯邦公債的利息在內。由於每天接到的帳單金額都會超過現金收入,於是帳款便越拖越久。如此將造成一項立即性的金融危機,因為美國政府的負債將從「最後的安全資產」,被重新歸類為「違約中的資產」,這可能迫使金融機構拋售美國公債,轉而尋求其他的擔保品。
這當然是一種令人心驚肉跳的景象。所以許多人,尤其是偏共和黨的經濟學者,已建議財政部可以對各項支出排定優先順序:財政部可以對公債的本息完全償付,而把現金短缺的壓力加諸於其他項目上。所謂「其他項目」,大致包括社會安全、醫療照顧與醫療補助等,這些是國防及公債利息以外的主要聯邦支出。
主張對政府支出排定優先順序的人似乎相信只要美國繼續支付利息,就萬事OK。其實他們大錯特錯,理由有四:
第一,美國政府仍將陷入違約之局,不能履行法定的付款義務。你可能會說社會安全給付跟公債利息不同,因為國會不能否認債務,但卻能通過新法來削減各項福利。然而國會畢竟還沒有通過此種法律;除非當真修法,否則社會安全等福利仍與公債本息一樣,擁有不可侵犯的法律地位。
第二,優先支付公債利息將會再度創下與2008年金融危機時相同的惡例,當時華爾街獲得紓困,但困難的勞工及屋主卻只得到少許、或毫無援助。如此將再次凸顯出金融業享受特別待遇,因為若不如此,金融業可以拿癱瘓經濟來作為要脅。
第三,政府削減支出的時間如果拖長,將造成極大的困境。試想,若政府不對健保付款,醫院就會拒絕接受依靠健保的病人。
最後,儘管對支出安排優先順序可以避免發生立即性的金融危機,但對經濟仍將造成毀滅性的影響,就如同房市泡沫破滅後造成經濟大衰退一樣。單單是政府削減支出一項因素,便足以把經濟推入衰退深淵。
結果還不止於此。由於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稅收將大幅減少,而政府又不能借錢,只好被迫進行第二輪的減支,使經濟衰退更加惡化,收入更少,如此惡性循環不已。就算能避免發生「雷曼式」的金融崩潰,但仍將陷入比「經濟大恐慌」更嚴重的衰退。
因此是否還有任何其他選擇?一些法律專家認為總統可以公然反抗國會,不必理會舉債上限。這是否違法?見仁見智。但要聯邦政府不履行各項付款義務,亦屬違法。走到這步田地,的確已經沒有什麼好的選項。
所以一旦舉債抵達上限,將會如何?但願我們不會當真碰到才好。
(Paul Krugman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