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法網誰能稱霸?昨天在羅馬名人賽退賽的「英國希望」墨瑞的答案不是自己,
,而是「西班牙蠻牛」納達爾。
他說:「納達爾受傷前在紅土的成績是如此驚人,
,我預期他會回到過去那樣的好。」且納達爾今年2月復出後成績平穩,
,7站全部闖進決賽,
,上周還剛在馬德里名人賽高舉金杯。
反觀墨瑞,
,馬德里止步8強,
,昨天過26歲生日又無法收贏球賀禮。他和西班牙世界排名37的葛拉諾拉斯交手以3:6失掉首盤,
,第2盤以7 :6(7:5)扳平戰局後卻因臀部傷勢退賽。
羅馬名人賽冷門爆不停,除第3種子墨瑞出局,法國第8種子松加首戰也以4:6、6:7(5:7)不敵波蘭的楊諾維奇。
台灣「一姊」謝淑薇則在羅馬名人賽收下1個半月來首場勝利,她和大陸「金花」彭帥合拍,7:5、6:4擊敗持外卡出賽的地主組合卡瑪琳/奈普,下輪將遭遇大會第4種子。,
習近平會宋楚瑜說,
,兩岸之間不存在「誰強迫誰,
,誰吃掉誰」的問題。這句話源自鄧小平在上世紀八○年代所說「不是你吃掉我,
,也不是我吃掉你」,
,歷屆中共領導人皆曾引述,
,此次則是習近平接篆後的首度引據,
,且用了「不存在誰強迫誰,
,誰吃掉誰」的強調語法。
習近平能從「不是誰迫誰,
,不是誰吃誰」來思考兩岸問題,
,這是一個正向的路徑。因為,想像中,兩岸問題未來的解決方案,正是應當「不是誰強迫誰,不是誰吃掉誰」。
宋習會上,習近平提出「四不原則」,其中最醒目者仍在「制止台獨分裂圖謀的堅強意志不會動搖」。此際,已是習近平接任中共總書記一年半之後,亦是接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一年二個月之後,而北京的對台政策仍然停留在「反台獨」。但太陽花學運顯現的兩岸情勢,卻是台獨已有「世代交替」的趨勢;可見,只是「反台獨」,終究不能化解兩岸難題,必須對兩岸問題提出大開大闔的新架構。
律師陳長文說,「反台獨不能構成信仰」;引申其義是說,中華民國若「只是反台獨」,不能使台灣人民建立對中華民國的自我光榮感與未來憧憬。同理,北京若「只是反台獨」,也絕不可能說服台灣人民,讓台灣人民直接「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祖國懷抱」。
北京「反台獨」,第一個必須回答的問題是:「中華民國是不是台獨?」若中華民國不是台獨,為什麼不能用「大屋頂中國」的構思來接納中華民國?亦即,反台獨是一個層面的事,但如何定位中華民國則是另一層面的事。
我們一再闡述過大屋頂中國的理路:在大屋頂中國下,中華民國是民主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社會主義中國;二者皆是一部分的中國,同屬一個大屋頂中國,亦即「主權相互含蘊並共同合成的一個中國」。
也就是說,先要確認「中華民國」為大屋頂下的「一部分的中國」,始能使台灣人民認同中華民族、中國人及中國。台灣人民有可能「反台獨」,這是因為出於現實利害考慮;但只是反台獨,卻不必然能使台灣人民接受「一個中國」,或接受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單邊主義」安排的解決方案。兩岸必須先確立中華民國在「大屋頂」下的定位,在台灣內部始能漸趨轉化為對「中國」及「中國人」的認同與信任,而在北京也始能真正實現一個「不存在誰強迫誰,不是誰吃掉誰」的「新型兩岸關係」,並引導兩岸關係軟著陸。
習近平執政一年後,兩岸不但仍陷僵局,且太陽花學運更顯示這猶未必是兩岸最壞的想像情況,即知「只是反台獨」,不是辦法。其實,從兩岸藍綠紅三黨的兩岸政策綱領來看,北京的「一國兩制」(吃掉中華民國)、國民黨的「一中各表」(拖一天算一天),及民進黨的「一邊一國」(毫無可能),皆已出現撞牆現象。因此,「在大屋頂中國下維持兩岸分治政府」,應是可能出現藍綠紅共同交集的中程解方或終極方案。
如果北京確信,兩岸的解決方案「不存在誰強迫誰,誰吃掉誰」,「大屋頂中國」即是唯一可行的思考路徑。只要將「一國兩制」的思維,昇華至「在大屋頂中國下的兩岸分治政府」,自然即能呈現「不是誰強迫誰,誰吃掉誰」的基本架構。畢竟,除非「誰強迫誰,誰吃掉誰」,「一國兩制」無可能實現;「在大屋頂中國下的兩岸分治政府」,卻使兩岸關係有了「軟著陸」的可能性。
北京在二○○五年後的對台政策核心,其實不只是顯向的「反台獨」,而是在潛向的「維持保全中華民國」。因為,北京深知,不能「維持保全中華民國」,即不能保全台灣,此為杯破水覆之理。如今既見「反台獨」的邊際效力銳減,即應回過頭來以「大屋頂中國」的「維持保全中華民國」為顯向政策,則潛向的「反台獨」亦能收正本清源之功。除此之外,寧有其他「不存在誰強迫誰,誰吃掉誰」的兩岸解決方案?
台灣二○一六又將出現政黨輪替的可能性,兩岸關係趨於惡化的情狀已迫在眉睫。如果北京真欲拿出一個大開大闔的兩岸方案,為習近平建立在人類文明及中國歷史上的不朽豐碑,則「大屋頂中國」當是可以思考的路徑,因為這也是「不存在誰強迫誰,誰吃掉誰」的唯一方案。本文的關鍵字是:大開大闔。,
金門自大陸接水政策確定,
,縣長李沃士昨日公布兩年內完工通水的期程,
,並將展開兩岸接電前期作業,
,期望能根本解決水、電等兩項民生需求問題,
,以利金門未來長遠發展。
李沃士是利用就職四周年接受媒體訪問機會表示金門水、電資源不足,
,將陸續就近向中國大陸購買的政策,
,希望獲中央支持;副縣長吳友欽、祕書長盧志輝及縣府各局處首長陪同。
李沃士表示,
,大陸接水預計在明年中旬完成簽約程序,
,並於下半年發包施工,
,由於工程時間只要一年,所以可望於兩年內、提前在二○一五年完工、通水;由於國內法令限制,全部海上工程項目與費用也將朝由我方負責施作方向進行。
至於電力方面,金門每度電發電成本十一元,賣給民眾每度三元,因此金門地區每年用電造成台電公司廿億元以上的虧損。
李沃士說,雖然台電虧損由中央政府埋單,但某種程度仍會形成預算排擠效應,並非長久之計,所以將持續爭取中央政策支持、配合修改法令,開放金門自大陸廈門接電,達成區域合作、資源共享目標。
金門自來水廠廠長王登緯表示,接水工程計畫從福建晉江山美水庫經十六點七公里長的海底管道輸送至金門田埔水庫,明年元月兩岸相關單位將在金門進行工作商談,討論實質內容與細部分工。,
考試院長關中昨天指出,
,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改革,
,不會只針對新進人員局部修改,
,而是針對新進、在職、退休人員有不同考量的全面性改革,
,以確保制度健全、不會破產,
,讓退休者都能領到合理的退休金。
對於外界關注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改革,
,是否只針對新進或在職人員,
,關中昨天出席原住民特考放榜典禮時說,
,退休制度要整個改革,
,不能只是局部修改,所以不論新進、在職或已退休人員,都可能受影響,特殊族群也會有特殊考量。
關中說,改革退休制,是為了減輕政府財務負擔、讓退休制持續下去,有不得不改的壓力。改革過程勢必影響到很多人的權益,但若這個也不能碰,那個也不能碰,就什麼事都不能做。
他說,若改革只針對新進人員,既有的財務問題根本沒解決,有改等於沒改;若只針對新進及在職人員,已退休者這一塊完全不動,等於逼在職者提前退休;所以這三類人都要一併考量,前提是確保退休者都能領到退休金,而且合理、並合乎社會公平正義。
關中說,馬總統已出面召集行政、立法、考試三院院長開會定下時程,明年元月要提退休制度改革規畫方案,本月中就會具體談到相關問題,目前還未定案。,
針對林務局上坪工作站委由社區居民管理一事,
,林務局與竹東鎮公所昨天再次強調,
,鎮公所向林務局借用上坪工作站建築,
,特別申請客委會補助修築經費396萬,
,改建成「客家生活體驗中心」,
,契約就已明訂「不得經營商業行為」,
,並非事後行文。
林務局與竹東鎮公所立場明確表示,
,鼓勵地方活化既有房舍、推廣林業教育,
,所以竹東鎮公所結合客委會資源,規劃成客庄生活體驗中心,期望在沒有營利行為的前提下,可做客家特色商品、地方農特產品、客家文化、森林保育。客家生活體驗中心預計六月下旬對外開放,提供往五峰、張學良故居、觀霧等觀光休憩景點的中繼站,屆時將有客家特色產品推廣,活化既有館舍避免成為「蚊子館」。,
第五十屆金馬獎昨天出爐,
,新加坡導演陳哲藝執導的「爸媽不在家」出乎意外地拿下「最佳影片」,
,成為史上第一部拿下金馬最佳影片的新加坡電影。
陳哲藝第一部長片就入圍、第一次入圍就連得「最佳新進導演」、「最佳原著劇本」、「最佳女配角」四項大獎,
,跌破大家眼鏡,
,成為昨天頒獎典禮的最大黑馬。
陳哲藝不可置信地上台時說的第一句話是:「我終於跟李安導演握手了。」他表示,
,「爸媽不在家」是小規模、小預算,
,他沒想到會拿「最佳影片」。他感謝李安和評審讓華人世界看到新加坡電影,
,也為新加坡電影開啟新頁。
陳哲藝在後台感性表示:「沒有台灣電影,
,就沒有『爸媽不在家』。」他也說,
,最崇拜李安導演,很希望親口聽到李安對這部電影的評語,「對我來說很重要」。
「爸媽不在家」以菲傭和小孩的故事為主軸,進而探討婚姻、親子、社會和種族等議題。透過細膩動人的情節鋪展,以及幾個主要演員的演出到位,這部看似小品的電影其實蘊涵深意。
「爸媽不在家」描述楊雁雁飾演的懷孕媽媽,請一位菲傭幫忙分擔家務。
家中淘氣的男孩和菲傭原本針鋒相對,但相處後兩人從敵對到和解。有一幕男孩家族聚餐的戲,菲傭因故不能同桌,男孩特地拿了魚翅去給菲傭吃,真情流露的畫面連男孩的媽媽都心生忌妒。
現年二十九歲的陳哲藝坦承,「爸媽不在家」有很多靈感來自他童年回憶,影片時空設定在一九九七年的亞洲金融風暴。
「爸媽不在家」曾拿下本屆坎城影展金攝影機獎,但陳哲藝說:「金馬獎比坎城影展還要重要,甚至比奧斯卡重要」。,
九十多歲退伍軍官,
,被控性侵卅多歲身障孫女未遂;他兒子獲悉後,
,試圖拿錢給女兒要求別告,
,還要求簽下「只摸到手」和解書。老翁後來寫信給檢察官「有人證明我性侵就頒獎金」,
,但檢方查出他看到心儀對象就掏錢問要不要上床,
,認為他滿腦子想著性,
,將他起訴。台北地檢署指出,
,老翁觸犯刑法「利用權勢性交罪」,
,可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徒刑,但他年紀不適合入監,建請法院判處緩刑並交付保護管束;台北地院一名法官表示,老翁性侵未遂、年紀又大,可多次減刑,應會依檢方請求判緩刑。
據了解,被害女子的父母離婚,她跟著媽媽生活;九十多歲老翁身體硬朗。
去年五月十八日,老翁知道妻子過幾天要到醫院看病,連續多日打電話找孫女,要她「三天後來看爺爺」;去年五月廿二日上午,她接到爺爺電話說「妳奶奶和外傭都離開了,妳還不趕快來!」趕緊到爺爺家。
爺爺掏出一千元給她,她搖頭拒絕,但隨即被爺爺推進房間。她看到爺爺雙手抹滿乳液、脫下褲子試圖性侵,嚇得奪門而出、一路狂奔回家。她當晚向母親抱怨,並打一一三婦幼保護專線求助。
日前,老翁拄著拐杖到台北地檢署應訊,他態度強硬地用濃濃外省口音否認有性侵孫女意圖,庭訊後寫兩封信給檢察官,指孫女不工作、只會去風月場所,還說如果有人拿得出他性侵證據,願意發一百萬元「獎金」。
不過檢方調查發現,老翁在案發後撥了八通電話要求孫女不准提告,老翁子女也逼被害人簽和解書保證「只碰到手」,被害女子的父親也試圖給錢換取不提告,還有被害女子驚恐逃回家畫面為證,認定老翁色慾薰心。,
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學的考古學家,
,在薩拉戈薩南部的特魯埃爾發現距今4.8億年前的魚類化石。這種新的物種魚「葛氏刀刃棘魚」大約生存在泥盆紀(Devonian)時期,
,也是屬於已經絕種的早期魚類。
研究者波帝亞表示,
,「葛氏刀刃棘魚」(Machaeracanthus goujeti)屬於兼具鯊魚與硬骨魚特質的 棘魚綱(Acanthodii),
,早已經絕種,
,她說,
,「這次發現,
,讓我們更加知道在這半島上,
,過去4.8億年前其生物多樣性的面貌,而當初的特魯埃爾原來是被一片汪洋覆蓋。」
研究者說,由於這些化石是在 伊比利亞半島山脈沉積岩發現,當時部分魚類生活在範圍廣大的淺層海水水域,這也是這種魚類喜愛繁殖的地方。但從目前的取樣來看,都是未成年魚,研究者估計,葛氏刀刃棘的成魚最大不會超過3公尺長。
「棘魚綱」又稱棘鮫(spiny shark),目前學界對於棘魚綱魚類所知不多,只知道大約存活在距今2.5億年到5.4億年前的古生代(Palaeozoic Era),並於泥盆紀大量出現。
美國芝加哥大學莎蘭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的研究也曾指出,大約在3.6億年前,地球出現空前的滅絕,當時幾乎所有魚類都難以倖免,也正式宣告屬於魚類世界的泥盆紀即將告終,脊椎動物開始從水中移動至陸地生存。
她表示,「當時所有生物都遭殃,滅絕規模影響到全地球生物,也讓脊椎動物多樣性重新改變,包括淡水與深海生物,從此之後,地球出現了一個新的生物世界。」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Geodiversitas》期刊,目前化石已收藏在薩拉戈薩古生物博物館內。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彰化溪州焚化爐兩度排放紅煙,
,隔岸的雲林縣西螺鎮民心驚膽戰,
,縣議員李明哲10日就要求環保局了解,
,並安排環保署官員下鄉座談,
,環保局至今沒給答案,
,引起李明哲不滿,
,昨天批評環保局不積極。
李明哲昨在議會環保局業務報告指出,
,彰化溪州焚化爐9月14日、10月10日兩度排放紅煙,
,他在第一次發生後就要求環保局答覆,卻沒下文。
第二次發生後,也要求環保局到彰化溪州焚化爐了解,至今沒回音,之前要求環保局安排環保署人員下鄉座談,也沒消息。
李明哲批評環保局處理彰化溪州焚化爐兩度排放紅煙問題,不如處理六輕問題積極。
環保局長葉德惠表示,到溪州焚化爐了解,要等彰化環保局安排時間,已敲定本周五前往;至於環保署官員下鄉座談,之前以口頭邀請,環保署要求正式函文,至今還沒回覆。
李明哲提出2點要求,希望環保局促成,包括爭取彰化溪州焚化爐回饋方案,也能回饋雲林災民;溪州焚化爐若再發生汙染事件,應無條件讓雲林民眾入廠了解。葉德惠說會努力爭取,並透過環保署協助。,
台達電(2308)榮獲2013年IR Magazine (投資人關係雜誌)大中華區兩項大獎,
,包括台達電獲「最佳永續發展作法獎」,
,以及執行長鄭平獲頒「執行長/總裁之最佳投資人關係獎」。
台達電主管表示,
,「最佳永續發展作法獎」是肯定台達卓越的長期策略、商業模式與經營績效,
,都能與永續發展結合,
,具體實踐「環保節能愛地球」經營使命。
而鄭平獲頒「執行長/總裁之最佳投資人關係獎」則是表彰台達健全的公司治理及專業的投資人服務。
台達電於2013年IR Magazine大中華區共獲得六項提名,
,分別為「最佳整體投資人關係獎-大型企業」、「台灣公司最佳整體投資人關係」、「執行長/總裁之最佳投資者關係」、「最佳公司治理和資訊揭露」、「最佳永續發展作法」以及「科技與電信」獎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