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第四輪貿易談判在上周結束,
,從雙方的各說各話,
,反映華府和北京對問題認知還有很大分歧,
,貿易戰持續升高已很難避免。大家最關心的是,
,美國總統川普口中很容易打贏的貿易戰,
,對中國大陸經濟會有多大衝擊?對台灣波及效應有多大?未來會有那些變數?迄今為止,
,美中貿易戰第一波各自向對方約34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已於7月6日生效;第二波約160億美元商品相互徵稅亦於8月23日實施,
,惟兩波共計500億美元商品相互徵稅,占中國出口總額約僅2.2%,且實施時間尚短,影響有限。後續具強大殺傷力的是,美國對中國2,000億美元商品加徵25%關稅清單已從8月20日開始進行六天聽證會,最快9月付諸實施。另外,美國對中國投資及技術輸出的各種限制,隨相關法案生效將陸續啟動;美國已對全球鋼鋁課稅,終極目標也是圍堵中國傾銷;川普不斷抨擊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今年10月中旬美國財政部最新匯率政策報告,很可能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這些政策措施對大陸經濟的壓力將愈來愈大。 中國大陸經濟基本面目前尚屬穩定,但貿易戰在一定程度上已明顯升高經濟的風險及下行壓力。今年上半年大陸GDP成長6.7%,但7月淨出口、固定資產投資和消費等紛紛下挫,估計下半年GDP成長可能降至6.3%;另調查顯示,7月大陸城市失業率從6月4.8%升高到5.1%,已接近官方上限5.5%。據專家估計,貿易戰可能造成大陸GDP減少0.7到1個百分點,明年大陸經濟穩定勢必受到更大挑戰。金融面的影響也正迅速發酵,過去八個月,大陸股市下跌近三成,股市總市值大幅萎縮,到7月已將全球第二大市場地位拱手讓給日本;從4月迄今,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貶值9%,雖然可抵消部分美國加徵關稅的影響,但不僅觸發資金外移的憂慮,也讓股市面臨更大下行風險,而且還造成進口物價上揚,對已經浮動不安的大陸社會構成更大壓力。再從產業面來看,美國啟動貿易戰針對性最強的「中國製造2025」相關產品也開始受到影響。據大陸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大陸機器人產量年增率從5月35.1%銳減至7月6.3%,明顯是受到工業機械和機器人零件被美國課稅的影響。美國之音中文網更指出,大陸官員最擔憂美國大型科技公司因貿易戰持續而將生產線移出中國,可能引發沿海富裕地區大規模失業和社會問題。這些客觀經濟情勢變化,顯示美中貿易戰對大陸經濟的影響正逐漸升高,中共中央在北戴河會議前召開政治局會議,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習近平作出穩就業、穩投資、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及穩預期的「六穩」指示,很明顯是在應對川普政府對中國一系列的貿易制裁措施。各種跡象顯示,北京當局似已調整「不惜一戰」的態度,而從較務實的角度,希望和美國進一步協商以緩和貿易戰。美中貿易戰升高對台灣的影響至深且鉅,因為台灣高度依賴出口,尤其依賴「台灣接單、大陸生產、出口美國」的三角貿易模式,美中貿易戰對台灣本地廠商及大陸台商都將構成可觀衝擊,部分外國投資機構評估台灣受到的影響可能比大陸更為嚴重。這也是台灣面對美中貿易戰無法隔岸觀火,而須高度警戒,全力因應的關鍵所在。從中長期看,美國發起貿易戰是防堵「中國崛起」威脅美國全球地位的戰略,而且是美國民主及共和兩黨一致共識,非僅川普個人意志,面對山姆大叔迄今在全球仍擁有的經濟優勢及強大科技力量,北京當局不「硬碰硬」,才是化解危機的上上之策。而經濟是台灣的命脈,如何在兩強相爭下尋求新的出路,無疑是未來數十年我們須面對的最艱鉅挑戰。,
菲律賓去年主動向台灣提出修改航約需求,
,希望增加新的業者加入台菲航線,
,及增加包機座位數,
,雙方談判沒有結論。今年菲國再次提出,
,因發生菲國射擊我漁民事件,
,交通部民航局決定冷處理。
根據現在台菲航約,
,台北-馬尼拉定期航線,
,雙方各指定兩家航空公司飛航,我方是華航及長榮,菲律賓則是菲律賓航空與宿霧太平洋航空。據了解,菲律賓其他航空業者,除有意加入台北-馬尼拉航線外,也因為旺季時旅遊包機需求量大,希望放寬每周3,100個座位數的包機限制放寬。,
美股上周五收盤持續創下新高,
,台指期今日開高走低,
,盤中一度跌破9200點,
,最低下探9168點,
,回測5日線。元大寶來期貨經理陳昱宏表示,
,多頭結構未改變,
,歷經一波急漲後,
,不宜追高,
,可逢低找買點。
今天盤中電子股無力,
,權值股多走跌,股王大立光(3008)跌逾2%、聯發科(2454)跌逾3%,拖累大盤走弱,電子期和台指期下跌,金融期獨紅。台指期開盤不久後,出現急殺,雖一度拉回至平盤,仍不敵賣壓,盤中多走在平盤之下震盪,跌幅逾0.6%,今天形成長黑K。
陳昱宏指出,大戶條款議題再度發酵,財政部長張盛和呼籲,大戶條款應如期上路,消息影響投資人信心,進一步干擾台股走勢。若大戶條款能將門檻拉到50億元,將更有利台股表現,否則僅能以虛有利多視之。
籌碼面部分,上周五外資小幅加碼多單808口,淨多單部位為3112口;自營商加碼空單654口,淨多單為5845口,外資已連續三日維持淨多單,法人在期貨仍以偏多操作。值得留意的是,陸股近期在亞股中表現強勁,國內也將焦點轉向陸股ETF,可觀察未來是否能因陸股強勢,帶動資金回流亞洲,進一步創造台股走揚機會。,
林子偉。路透 分享 facebook 在三級棒球時期展現過人天分,
,林子偉2012年頂著205萬美金高額簽約金加盟紅襪隊,
,熬了5年後,
,今天成為第13位登上大聯盟的台將,
,昔日高苑工商小一屆的學弟林樺慶、陳子豪都很替他開心。Lamigo桃猿隊林樺慶與林子偉相識得早,
,兩人國中雖分屬不同球隊,
,但曾在高雄市聯隊當隊友,
,之後到高苑工商又同隊打拚,林樺慶說:「他是天才型的球員,跑、打、守都很好,甚至投球也沒問題,而且他練習很認真,心理素質也很好。」中信兄弟隊陳子豪提到:「還沒進高中前就有聽過林子偉的名字,大家都很崇拜他,那時候他應該是全台灣最好的選手,速度快、爆發力又不錯,想說學長怎麼可以球打這麼好、又帥。」陳子豪還爆料,當時林子偉就已累積很多球迷,「不是高苑的球迷喔,是他的球迷。」陳子豪回憶,林子偉從高一起就扛球隊中心打線,之後的3至5棒分別是林子偉、高國麟(富邦悍將隊)和陳子豪,回憶高中時期,陳子豪也笑說:「我跟子偉以前都一起做壞事。」在林子偉旅美後雖不常聯絡,得知他升大聯盟的消息,學弟都很替他開心,林樺慶表示:「他本來就是應該有那種表現的球員。」陳子豪也說:「以他的實力,不敢說理所當然,但他本來就有那本事,祝福他能夠在大聯盟打得長久。」,
緊鄰台61西濱快速道路旁關連工業區,
,因道路上車速快,
,每當夜深時分,
,噪音吵得工業區沿線廠商員工夜不成眠,
,經民意代表多方,
,公路總局第二區養護工程處台中工務段終於承諾,
,明年初施工興建。關連工業區隔音牆設置長度約850公尺,
,總經費約1300萬元,
,擬分標辦理,第一標預計明年施工,將先與關連工業區確認員工住宿區,優先施設隔音牆。
關連工業區近年來不斷發展,不少廠商紛紛興建員工宿舍等,西濱車輛來往,造成噪音不斷,關連工業區廠商協進會曾多次反映要求加設隔音牆,卻屢遭打回票。
立委林佳龍指出,西濱來往車輛車速快,大型車輛引發轟隆轟隆噪音,工業區內廠商員工經常半夜被吵到睡不著,且該路段僅有約1公尺高的道路護欄,根本無法確保下方20多家廠商、上千名員工的安全。日前還曾發生輪胎飛落到工廠鐵皮上,相當危險,若該路段增設隔音牆,不但能解決該工業區內上千員工所受的噪音問題,亦能保障他們工作場所的安全,一魚多吃。,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與屏東商業技術學院的合併案,
,教育部尚未最後拍板,
,屏東縣議員潘裕隆等人昨天在議會臨時會提案,
,促請教育部盡快點頭,
,希望今年8月開學後,
,合併之後的「國立屏東大學」就能正式掛牌。
屏東教育大學主任秘書陳坤檸表示,
,兩校合併案談很久了,
,今年1月兩校已把合併相關資料送往教育部,教育部4月24日進行終審,如果一切順利,102學年度開始即今年8月1日,兩校可望正式合併成「國立屏東大學」,為屏縣大學教育開啟新里程碑。
陳坤檸表示,合併之後,學校原則上仍會保留師資培育、一般大學及技職教育三體系,讓學生多元學習,兩校的校區也將以大學城的理念,建立商家、公共建設及學校的連結,提升學子的生活機能。
兩校的合併案昨天也成為屏東縣議會關切的焦點,縣議員潘裕隆表示,兩校合併已經各自的校務會議通過,雙方也取得高度共識,教育部應盡速拍板定案。
縣議員李香蘭也說,目前屏科大有學生1萬1000多人,屏教大學生數5千多人,屏商技4千多人,如果少子化影響擴大,就可能出現教育資源閒置問題,只有合校整併教育資源,學生才能真正受惠。
另外包括縣議員林亞莼、李清聖、林郁虹等議員,也紛紛為兩校合併案發聲,潘裕隆說,合併案前後談了8年了,好不容易達成共識,如今就差臨門一腳,希望教育部聽到地方樂見合校聲音,讓合校案盡早「美夢成真」。,
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日前赴美演講。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日前赴美做「有溫度的溝通」,
,大陸國台辦主任劉結一回應稱,
,民進黨不能「說一套做一套」,
,陸委會隨即回批大陸才是「言行不一」。兩岸互批對方,
,各自叫陣仍無交集。兩年來兩岸關係急轉直下,
,從大陸逕自押回我詐騙案嫌犯、片面開航M五○三航路,
,到奪我邦交國、機艦繞台、壓迫國際企業更改我名稱等,
,種種作為被我方視為惡意的展現(表面兩岸一家親,實則銷溶中華民國)。 陳明通此行赴美重提蔡總統就職演說中的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並提出兩岸歷史連結與中華民族的共同記憶。除傳達對陸善意,也在告訴美國人,蔡政府努力維持現狀,仍遭到中共的無情打壓,責任不在台灣,而是中共。但看在大陸眼裡,陳明通即使左一句中華民族,右一句中華民國,也只是一連串為蔡政府包裝台獨的華麗詞藻。這兩年來民進黨「去中國化」速度趨快、範圍擴大,聯美、聯印制中,最高行政首長表態自己是「台獨工作者」,最近連故宮都要台灣化(表面維持現狀,背地大搞台獨)。陳明通學界出身,與大陸涉台學者熟稔,中國社科院台研所前所長周志懷等大陸學者都直稱他「阿通」,大陸學界認為講中華民國的「阿通」私底下是可以溝通的,但做了民進黨的官,阿通檯面上的話恐怕就要打個大問號。問題就在兩岸沒有共同的政治基礎,所有的傳話都沒有意義,也沒有效度與信度。大陸要的是兩岸同屬一中、兩岸不是國與國的關係;但民進黨對大陸最在意的國家定位核心問題始終不回答,且暗地搞台獨。兩岸關係走到現狀,是互為因果、惡性循環造成,勤走兩岸的阿通很清楚重啟兩岸對話的門在哪裡,但他即使有個人的善意,也難敵多數民進黨人的國家終極戰略—一個獨立的新國家。陳明通的「善意」也成了大陸眼中的口水。民進黨找了大陸人脈廣的陳明通,配上「最會溝通」的海基會副董事長姚人多,兩岸依舊無解,問題還在小英身上。大陸的「聽其言觀其行」且看蔡政府要怎麼走下去。蔡英文在二千年任陸委會主委時曾說,台灣無法逃避「一個中國」問題,從文化、地理來看,「未來的一個中國」是台灣民眾唯一的選擇,台灣沒有空間與可能性去逃避一個中國的問題。並稱,「一個中國」可能是未來五年、十年甚至更久,兩岸共同存共榮的一個體系,我們必須與中國大陸建立一個有意義的政治關係。對照今天的蔡總統與十八年前的談話,同一人的態度竟如此天壤之別。大陸要期待蔡總統回到蔡主委身分已是不可能,但蔡英文並未告訴外界是什麼原因造成她的轉變,如果她能有套合理動人的理由和論述,或可說服並凝聚國人向心力,否則前後不一或說一套做一套,不僅兩岸關係嚴峻,也讓國人莫衷一是。,
原住民透過對土地的規範,
,形成對動物棲地的維護,
,雖然不是透過對物種和數量的控制,
,但同樣能夠有生態永續的效果。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官大偉表示,
,國際間已有許多案例證明,
,結合原住民的生態知識,
,具有政治上國家與原住民族和解、經濟上創造管理效益、生態上豐富人地關係哲學的正面意義,
,關鍵在於「賦權」,
,他認為,「政府談資源治理時,應結合原住民的生態知識。」要怎樣看到原住民社會動態變遷的事實?官大偉表示,原住民生態知識的運作,包含了對動植物棲地的認識、管理利用這些資源的規則、社會組織的方式、信仰及宇宙觀等多個層面相互支持,政府若以為僅是去片面採集原住民族對動植物棲地的認識,把它們編成手冊,就可以成功讓這些知識維持運作,那會是很大的謬誤。 官大偉認為,政府應該做的是:承認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的權利、採納各民族管理獵場的規則和社會組織、尊重其對於人地關係的詮釋,那麼原住民族就可以在持續與土地互動的過程中,不斷調適出最佳的生存策略與資源管理規範,這也會比管制獵具來得更有意義。現在的司法體系對於原住民族文化存有過多誤解與偏見。官大偉說,台灣的法律體系基本上是一個由墾殖者觀點所建立的體系,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以歐洲中心主義的主權與財產權理論,否定原住民族和其領域土地之間的關係。在狩獵的議題上,認為狩獵比畜牧屠宰殘忍、認為原住民狩獵只能自用不能交易(否則就是不傳統)、認為原住民的獵具只能固定在某種形式,都是出於對狩獵文化之內涵的誤解。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說,爭議的議題應有不同利害關係人共同公開辯論,動保團體的聲音一直被視為「不食人間煙火」。他說,「動物比人類更弱勢」,站在動物角度看待此事,並不代表不會認知到原住民過去被迫害的歷史,而是希望有全新討論基礎。台東布農族獵人王光祿持槍獵捕保育類動物被判刑三年六月確定,最高法院合議庭法官共同具名聲請釋憲,這是最高法院有史以來首度由法官聲請釋憲案件。 本報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華為孟晚舟事件後,
,北京與加拿大關係陷入低谷。 (取自網路) 分享 facebook 中國大陸法院對犯下毒品走私案的加拿大人謝倫伯格判處死刑,
,美國國務院指中方對加拿大人的判決,
,出於「政治動機」。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巴拉迪諾(Robert Palladino)十六日發布聲明指出,
,國務卿龐培歐與加拿大外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前一天通話,
,兩人都關切加拿大人遭任意拘留,
,以及出於政治動機的判決。 龐培歐與方慧蘭也談到華為財務長孟晚舟案,
,聲明指出,
,在處理相關法律程序與美國引渡要求時,會確保公平、公正與透明。國務院表示,雙方談論了雙邊與全球議題,包括俄羅斯與委內瑞拉;兩人也對日前遭到俄羅斯拘留的美國前海軍陸戰隊員魏倫(Paul Whelan)表達關切。謝倫伯格(Robert Lloyd Schellenberg)去年一審被判十五年徒刑,但檢方認為判刑過輕,補充起訴新犯罪事證;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認定,謝倫柏格參與有組織的國際販毒活動,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規定,以走私毒品罪名判處死刑,並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自從加拿大應美方要求逮捕孟晚舟,中加關係陷入緊張,中方隨後以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為由陸續羈押加拿大公民。,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妻子曾馨瑩日前在百貨週年慶時找外籍看護提東西,
,台北市政府勞工局今天表示,
,經過約談,
,將依違反就業服務法開罰新台幣3萬元,
,並要求立即改善,
,曾馨瑩日前被平面媒體拍到,
,帶女兒逛百貨公司周年慶時,
,讓外籍看護幫忙提購物紙袋,
,疑將外籍看護當傭人,
,北市勞工局副局長張基煜表示,曾馨瑩讓家庭看護從事許可以外的工作,已違反就業服務法第57條第3款,因屬初犯,依同法第68條第1項開罰3萬元,已發出處分書,雇主這幾天就會收到。
張基煜表示,目前雇主聘雇外國人從事家庭工作可分為「家庭幫傭」及「家庭看護」兩種,兩者的工作內容及申請條件都不相同,張基煜表示,依法家庭看護工不得從事與看護病患無關的工作,例如在僱主開設的小吃店幫忙、協助打掃親戚的房子等,即使外勞本人願意也屬違法,依規定要處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若再犯,可依就業服務法第72條第3款,廢止雇主的招募及聘僱許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