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病友協會、台灣諾華、聯合報為關心年輕型乳癌病患,
粉絲團經營
,於乳癌防治月舉辦「擁抱粉紅希望-年輕徬徨的妳面對乳癌該知道的事」論壇。 記者杜建重/攝影 分享 facebook 因為篩檢,
關鍵字廣告
,她意外發現乳癌,
社群行銷達人
,進一步檢查已有淋巴轉移,
台中行銷達人
,經過手術、化療、25次的放射治療,
排名系統
,乳房切除與重建。當時她完全沒有存款,婚姻出狀況,一人帶兩個小孩。「留待晚上再哭,先把事情處理好,沒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事。」她積極治療,持續服藥與復健,現在宛若新生。只要活著 就有新的治療機會另一個她,11年前僅36歲,洗澡時發現腫瘤,當時腫瘤已五公分大,手術後發現有骨轉移,判斷是第四期,極度擔心害怕,當年資訊與醫藥不發達,覺得生命隨時會告終,她積極治療,「只要活著就有新的治療、新的機會」。 年輕型乳癌泛指更年期前罹乳癌,病患不僅面臨疾病威脅,正值人生輝煌期,還要直視婚姻、親子、失業、復發的威脅。乳癌病友協會、台灣諾華、聯合報為關心年輕型乳癌病患,於乳癌防治月舉辦「擁抱粉紅希望-年輕徬徨的妳面對乳癌該知道的事」論壇,從身心靈關懷乳癌病患。增加健康識能 癌友更能掌握治療方向政府補助乳癌篩檢為45-69歲婦女每兩年一次乳房攝影檢查;40-44歲婦女,二等親內具乳癌家族史者亦提供篩檢服務。根據論壇中問卷調查發現,70%受訪者認為,乳癌篩檢年齡應提早至35歲前。年輕型乳癌病患通常較一般病患更積極接受資訊與治療,亞東紀念醫院腫瘤科暨血液科主治醫師謝佩穎建議,增加健康識能,可以更了解治療方向,乳癌細胞與一般癌細胞,會受到荷爾蒙刺激而加速生長,因此建議乳癌患者了解荷爾蒙受體含量,若是荷爾蒙受體陽性(ER+/ PR+)用抗荷爾蒙治療,第二類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陽性(HER2+)可用標靶治療、三陰性(ER-/PR-/ HER2-)用化學治療。低於40歲乳癌患者 國內占8%台北榮總乳房醫學中心主治醫師蔡宜芳指出,根據國健署的癌症登記資料,國內一年被診斷出乳癌且低於40歲的乳癌患者占8%,約有一千人,且年輕乳癌中,又以三陰性、HER2,比率較高,因為缺乏篩檢機制、乳房組織較緻密、也因年輕忽略乳癌風險,發現時期別通常比較晚。勿被疾病綁架 還有值得關愛的人與事長庚醫院一般外科及乳房外科主治醫師郭玟伶在現場帶領Zumba舞蹈,她說,國外運動風氣很盛,她取得Zumba間歇性有氧舞蹈健身運動教師資格,回台後帶領病友Zumba,透過運動讓身心靈健康,也能重建女性自信心。研究也發現,積極運動對乳癌存活者,可顯著降低乳癌死亡風險,改善生理與免疫功能,促進代謝指標例如胰島素和類胰島生長因子的正常化。蔡宜芳說,乳癌病患常徬徨無助,陷入憂鬱與焦慮中,擔心復發,她鼓勵病友注意復發是好的,但還是要回到常軌,不要被疾病綁架,人生還有許多值得關愛的人與事,上天讓我們存活下來,一定有其意義。,